合肥新能源汽车“链”上“4小时产业圈”

据安徽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地处长江口的上海外高桥海通汽车码头水天一色,繁忙有序。作为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码头之一、长江沿线各省份车企汽车出海的重要码头,上海外高桥海通汽车码头正在迎接一辆辆来自合肥的新能源汽车,送“她们”“远嫁”海外。

合肥新能源汽车的成功“远嫁”,离不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的赋能。“一辆合肥造的新能源汽车,其软件可能出自上海企业之手,动力电池产自江苏常州,而车身一体化压铸机则来自浙江宁波。”合肥市工信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深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不断推选,目前合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可以在短短4小时车程内获得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等所需的要素保障,形成体现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的“4小时产业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合肥始终坚持“一体化”和“高质量”,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用好居中靠东、连南接北区位优势,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与区域协调发展同频共振、携手共进。

合肥把握汽车产业发展大势,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在4个小时车程内,我们就能拜访到客户、生态合作伙伴以及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对于造车新势力的蔚来而言,长三角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聚集了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资源,区域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容易接触到智能网联、底盘等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研发资源,加速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合肥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风景更好”,再次见证了长三角区域内交通、人才、创新、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汽车产业链的“乘数效应”。2021年5月,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成立,沪苏浙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响应,通过产业链联盟的方式优势互补。随后,长三角三省一市达成包括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等新的合作事项。一体化深入,无疑进一步推动合肥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融入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

为充分放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红利”,合肥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链条布局,以全球视野汇聚一流整车资源,以整车规模效应引领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目前,合肥已集聚江淮、比亚迪、蔚来、大众、长安、安凯等6家整车企业。2023年,合肥全市新能源汽车实际产量居全国第3位。今年1月至8月,合肥累计下线大众首款国内车型“与众”、蔚来乐道等新车型近10款,新能源汽车实际产量达78.32万辆,同比增长72.0%,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30万辆左右。

如今,随着长三角“4小时产业圈”不断加持,合肥已是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试点、“双智”试点、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试点、“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总量最大、知名品牌最多、发展活力最强、供应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