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四路迸发”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

据安徽省发改委消息,“十四五”以来,黄山市以实施“四好农村路”民生实事为抓手,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以上,5A等级占比57.14%,致力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持续提升,为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

铺就产业提升的“致富路”。以“产品展销+电商直播+物流运输”为产业闭环,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新改建450余公里农村公路,改造146座危桥,配建1400余公里安防设施,改善1100余公里养护工程,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通达深度。开展“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提升工程”,具备三种功能以上服务站65座,覆盖率64.4%。开行客货邮合作线路28条,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覆盖率达100%。

拓宽民生改善的“幸福路”。以建好管好护好用好为工作重点,全市投入日常养护经费2900余万元,实现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年均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优良中路率(MQI)不低于90%,让群众“走得了”、“走得好”。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绿化亮化、水利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黄山市命名为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徽州区为国家级示范县,屯溪区、黄山区、休宁县、黟县为省级示范县,15条农村公路评为省级示范路。

筑牢基层治理的连心路。以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为有力抓手,通过781名各级路长和累计1134名乡村道路专管员的通力协作,实现了全市农村公路的全覆盖网格化管理。全面落实交通运输“免申即享”“即申即享”5项政策,贯彻公路客运班线客车通行费优惠政策,累计实现ETC通行费优惠约50万元。建制村公交化通达率达75.4%。

建优畅安舒美的振兴路。以路景村融合为指引导则,完善“机场+车站+公路+景区”无缝接驳网络,建设公共空间节点40余处,大力打造中国东部自驾游天堂;发布30条以上自驾游、体育游精品线路,打造中国东部醉美风景道。发展与自驾游、休闲游相适应的汽车租赁、充电站(桩)等服务业态,打造全国新能源汽车最友好旅游目的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