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服 打造“东数西算”建设标杆区域

数字经济时代,谁掌握了先进的算力,谁就掌握了发展的“胜算”。6月13日至14日,以“加速智能升级 共建美好智算之城”为主题的“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芜湖宜居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标志着“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是华为云三大数据中心之一,承载着面向全国的算力需求,致力打造全球技术领先的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建设标杆区域。乘着“东数西算”的东风,芜湖与贵州贵安、内蒙古乌兰察布两大数据中心一起构成了华为云 “AI算力网”,支撑智能时代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点燃新的强大引擎。

加快培育算力产业链 打造国内领先的智算之城

作为芜湖集群创新大会的最大亮点,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服备受关注。

当前,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全力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支撑长三角、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是芜湖集群节点的重大项目,配置了先进的数据中心相关技术,目前第一阶段工程已建成即将开始提供服务。

据了解,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共规划江北、三山和职教园3个园区,按照Uptime Tier3、国标A级标准设计,每个园区总体规划多栋DC+1栋综合楼+变电站,标准化设计,支撑百万台服务器,打造面向未来的全新架构及技术竞争力。

算力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需要与数据、算法等新型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形成多模态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出产业动能。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服,能进一步加强长三角、中部地区以及与其他数据中心集群智能算力交流与合作,引导智能计算产业发展与创新。

除了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服以外,芜湖集群创新大会也是亮点纷呈。本次活动由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学技术厅、省通信管理局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芜湖市人民政府协办。根据活动安排,6月13日,与会人员分批参观考察芜湖集群,并参与生态招商对接会、产业闭门研讨会等。6月14日,专家学者围绕“发展智算产业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夯实智算产业底座 重塑千行万业新发展”等作主题演讲。大会期间,还发布了《推进长三角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若干举措》《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等文件,发起长三角新质生产力联合创新行动等。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千行百业投入“智能+”模式,在数字化、场景适配、数据流通、人才发展等方面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智算产业,进一步把芜湖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智算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芜湖高质量发展。

芜湖以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为契机,充分发挥数据和算力对创新的驱动效应,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芜湖聚焦打造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中心,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先后出台《芜湖市建设算力中心城市促进办法》、起步区总体建设规划和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指南,大力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今年,芜湖印发《加快推进芜湖集群起步区建设,打造算力中心城市的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积极推进算力中心城市建设,聚力构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双核节点。

目前,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已集聚了华为、抖音、阿里、百度、三大运营商等一批头部企业。通过算力的生产、聚合、调度和释放四大关键环节,实现算力生产供应、数据开放共享、智慧生态建设和产业创新聚集四大功能。今年底,芜湖集群的智算规模力争达到16000P,预计到2027年智算规模超过45000P。

赋能高质量发展

AI重塑千行万业

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千行百业加速拥抱AI技术。但由于大模型快速迭代,算力逐步成为制约AI技术快速发展的痛点与堵点。尤其是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直接推动算力建设,本身是件门槛极高的事情。部分企业曾坦言,“预算要千万级起步,还要配备技术研发团队”。

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华为给出的答案是“昇腾AI云服务”。它围绕大模型和AI应用的开发、运行、运维等环节,提供6A级云化算力底座。好比一块块搭积木,昇腾AI云服务把算力平台和云计算平台的能力组合在了一起,发挥传输信号、计算、储存、加密等能力。这样一来,算力就能像水电一样,做到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按需调度,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

如果说算力是赋能千行百业的引擎,那么计算就是发动机。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作为首个开服的项目,能够发挥在计算、存储、网络、终端、能源等领域的综合优势,实现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设计,支持跨“云-网-边-端-芯”协同,满足各行各业多样性的AI算力需求。

如何支撑百模千态?具体来说,华为云承担了连接器的角色,即向下调用算力平台,向上兼容千行百业。比如,奇瑞集团在华为云专家团队的支持下,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平台,整合集团中心云、超级工厂边缘云和公有云等资源,形成统一的云架构,加快实现汽车工业智能化。同时,通过华为云的车联网解决方案,支撑奇瑞汽车构建智能网联系统,为车主打造优质的用车体验。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的开服,标志着华为云全国存算网云核心枢纽布局全面完成。至此,华为云形成“3+3+N布局”,构筑起面向长三角、面向中部城市、面向全国的数字经济生态。其中,北京、上海、广州3个流量高地,可以满足AIGC、LLM、自动驾驶等业务训推需求;贵安、芜湖、乌兰察布3个智算中心,可以满足智能问答、客服等AI业务需求;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青岛等N个城市节点可以满足内容审核、流量推广等业务需求。

通过发挥数据算力对科技创新的驱动效应,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截至2023年年底,华为云生态已汇聚全球超过600万开发者和4.5万家合作伙伴。众多合作伙伴与华为云一起提供300多个联合解决方案与服务,云商店应用上架已超过1.2万款,覆盖算力、模型和应用赋能等多个层面,真正帮助企业“解难题,做难事”,让AI重塑千行万业。

同时,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开服,是“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与华为等企业的深度合作,芜湖数据中心集群进一步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产业注入新动能。今后,我市将着力引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面向未来的科创型企业,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强化金融、创新、人才等要素支撑,赋能开展“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行动,共建数智产业新生态。

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为数字经济注入动能

深度拥抱“东数西算”,芜湖走过的每一步并非偶然。

作为“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中部6省中唯一一个规划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区域,芜湖集群肩负着“东数西算”工程中“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使命。针对聚焦智算、大数据等数字核心产业,芜湖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组建招商专班,精准推动延链补链强链。目前,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已签约上中下产业链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近3000亿元,在建机架超10万架。

随着产业项目对接落地,以华为为代表的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逐步形成。

去年11月10日,芜湖市委市政府与深圳华为公司开展调研和项目对接,深化双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合作,助力华为云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一个月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来到芜湖,就深化合作进行交流。梁华在工作会谈时表示,当前,华为深耕算力领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高效推进华为云华东数据中心等项目合作,为芜湖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近年来,芜湖与华为保持紧密、高效的合作关系。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是联通东西部枢纽的重要通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华为云在基础设施技术、大模型、开发者社区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在云计算竞争格局中占据领先地位。双方长期围绕共建安全可靠数字底座、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数据要素创新中心、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数字人才培养中心等,推动建设可信芜湖、数字芜湖、产业芜湖,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精彩蝶变,助力芜湖成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标杆。

在华为云等一批优质项目的加持下,芜湖不断加快数据集群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围绕算力服务及调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芜湖积极打造展示中心、算力调度和服务中心、监测中心、安全中心、数据交易中心、创新中心,携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集群打造长三角合作样板。按照“集约发展,全市一盘棋”的思路,形成“三点共建、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结合芜湖市现有产业基础,构建“一核四片区”多点协同发展芜湖集群总体产业布局。按照“三步走”战略设定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达到约60万架;2030年达到100万架。

“算”出澎湃动力,芜湖未来可期。《芜湖市“十四五”数字芜湖建设规划》明确,要把芜湖集群建设成为连接成渝节点和全国“东数西算”的重要通道,打造长三角地区存算供给中心。规划到2027年,芜湖集群起步区将形成“三点共建、协同发展”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集群机架数、上架率等指标达到全国前列,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力争建成十大集群的先行者和示范区。

智慧城市,未来已来。芜湖将推动“数”上快流通、“算”上求突破、“云”上见实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来源:芜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