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实际 谋划发展良策

据安徽省政府网站消息,3月7日晚,全国两会安徽新闻中心举行集中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彭寿、徐淙祥应邀接受记者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青春

“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我们应科学理解新质生产力,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说。

玻璃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部分,它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产业和未来产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彭寿介绍,近年来,位于蚌埠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创新成果。“比如,我们的30微米可折叠玻璃,就为信息显示、柔性显示及未来的显示产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我们的铜铟镓硒发电玻璃也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可以成为挂在墙上的‘油田’,为‘双碳’战略实施提供很好的支撑。”

“传统产业并不等同落后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彭寿认为,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传统产业需要发展,我们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达到质优,让传统产业重新焕发青春。”

“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以后,也会变成传统产业。”彭寿举例说,碳纤维曾经是新兴产业的“掌上明珠”、未来产业,但是随着技术突破和产业规模扩大,它正在变成传统产业,仍需要重视其发展。“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装备,一代产业。发展现代产业,应更加注重做好材料的支撑,把原料变成材料、把材料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产业集群。”

“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别要防止一哄而上。”彭寿说,“新三样”产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保持和提升“新三样”产业的竞争力,必须用创新,用新的质优来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真正做到“安徽制造”变成“安徽创造”变成中国品牌。“作为来自科技领域的代表,我将积极为安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战略咨询和建议,更好地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徐淙祥:

强化农业科技应用 保障粮食稳产高产

“以前种地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力投入大。现在种地重视科学技术,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咱们农业也有‘高科技’!”3月7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太和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党支部书记、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会长徐淙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并对粮食生产工作作出了详细部署,尤其强调要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

“规模出效益,科技创高产,机械减成本,政策是保障。”提及粮食稳产高产和增收的经验,徐淙祥表示,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收、生态环保的目标。

利用科技之翼,才能让现代农业跑出“加速度”,助农“振翅高飞”,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强大支撑。徐淙祥认为,要利用机械化耕作、科技化管理的方式提高粮食产量,用大型农业机械耕作,用无人机配肥配药,用先进的农资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优化种植方法,实现农田旱能灌、涝能排,做到旱涝保收。更重要的是,还要选择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确保种粮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针对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施展天地,徐淙祥认为,关键是要让农业成为一个“吃香”的产业,而这还需要有农业科技的助力和赋能,提高农业效率,让产业价值实现跃升。此外,还要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保险覆盖上加大投入,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人才,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去年我们合作社的小麦平均亩产超600公斤,今年争取在原来基础上再增产5%至10%。”徐淙祥表示,今年计划继续引进新农机、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改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