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可能已经见顶,但面对越来越多的逆风,世界贸易的韧性意味着过去30年的逆转并非不可避免。
自COVID-19大流行和俄乌冲突破坏全球供应链以来,人们就全球经济与过去30至40年相比的一体化程度展开了激烈辩论。
“全球化”是一个模糊的主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地经济的日益一体化,特别是通过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流动。”
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在经历了30年的低通胀、宽松信贷、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以及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后,全球化似乎已经停滞。
大流行病、民粹主义政治的崛起、欧洲的战争以及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技术实力,导致世界更倾向于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
但是,即使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减弱,有关全球化消亡的报道也可能被严重夸大了。
去年,全球名义贸易达到(或接近)了创纪录水平,而在通胀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的情况下,全球贸易额也达到了创纪录水平,这或许令人意外。
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数据,贸易占全球GDP的比例可能较去年的57%有所上升,出口也有所上升。如果是这样的话,它将逐渐接近2008年创纪录的61%,这被普遍认为是“全球化达到顶峰”的标志。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经济学家Alessandro Nicita说,全球贸易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朝着去全球化或区域化的方向发展,但这一过程将对不同行业和国家具有“选择性”,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去全球化还没有到来。这在数据中并不明显,”Nicita说,他估计去年全球贸易增长了约3%,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相似。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全球化力量的韧性应该有助于遏制通胀压力,对新兴市场有利。
区域化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Anabel Gonzalez表示,去年全球商品贸易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国和欧洲与中国的商品贸易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数字服务出口自2005年以来增长了两倍多。
去年11月,她在查塔姆研究所全球贸易政策论坛(Chatham House Global Trade Policy Forum)上表示:“贸易和全球化并没有减弱,但它们正在发生变化。”她提到了以服务和数字为基础的贸易增长。
以美元计算,全球三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劲。
中国去年的出口和进口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3.59万亿美元和2.72万亿美元,欧元区的出口和进口也分别达到了2.88万亿欧元(3.05万亿美元)和2.94万亿欧元,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和中国从美国的进口也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
但疫情和乌克兰战争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迫使各国和地区在能源、粮食、资源、技术等方面寻求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
拜登政府已经推动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财政一揽子计划,如《通货膨胀降低法案》和芯片资金法案,这些计划将涉及为绿色能源、技术和半导体行业提供前所未有的补贴和资金。
中国正在制定一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1,440亿美元)的半导体产业扶持计划,欧洲肯定也会跟进类似的项目。
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经济学家指出,供应链的“区域化”正在加剧,目前亚洲占中国机械和运输设备进口总额的近79%,高于2017年至2019年的65%。
单极还是多极
假设北京与美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联系逐渐放松,这种“区域化”将继续下去。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30年的经济霸权似乎正在消退。
经济学家们认为,一个由美国和中国两个“生态系统”构成的支离破碎的全球经济——或者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总体上可能会引发通胀,使利率在结构上保持较高水平,并带来更低的增长。
近岸生产和友邻生产成本高昂,在物价和工资已经高企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分析师Luke Templeman指出,过去30年的经济扩张时间普遍长于此前几十年。一个促成因素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全球经济基本上在单极框架内运行。
Templeman强调,这是一个很小的样本量,经济、金融、人口和政治因素在起作用。但随着未来几年去全球化的力量不断增强,这一点值得铭记。
Templeman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各国变得更加自给自足,与难以相处的贸易伙伴妥协的动机就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