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交易无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推出一年多以来,未能迫使国内电力企业削减排放。

由于参与度低和配额过大,污染价格与欧盟(EU)更成熟的市场相比,只是一个零头,交易量平平。尽管煤炭仍然是中国发电的主要动力,但公用事业公司并没有太多动力来限制它们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量。

中国一家电力公司今年排放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平均不到9美元。相比之下,欧盟为85美元。启动缓慢是该系统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错误:政府故意慷慨地提供许可证,保持低价,并遗漏其他污染行业,以避免使一些最重要的公司财政紧张。

“考虑到我们的分配以及目前的定价点,我们实际上并没有看到太大的压力,”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集团可持续发展总监Hendrik Rosenthal周三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气候峰会上表示。他说,该公司持有中国各地燃煤电厂的股份,更关心的是燃料价格上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去年7月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推出的碳市场应该在某个时候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但是,在中国开始削减煤炭消费(计划从2025年开始)并增加对钢铁和水泥等其他肮脏行业的管控之前,这不太可能发生。同时,政府正在考虑如何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包括确定准确的排放数据。

为什么中国的新碳市场不能快速解决气候问题?

ACT商品集团亚太区环境商品交易主管张启民表示,该市场一直没有效果,因为只有电力公司可以交易。他说,增加其他行业将引发更多活动,允许金融投资者参与也是如此。

负责监管市场的环境部一直落后于扩张,尽管其计划因经济问题而受挫,因为政府不愿为陷入困境的行业增加成本。也有人提议通过增加衍生品来深化贸易。

张启民说:“除了增加更多行业外,增加流动性的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法是向投资者敞开大门,所有贸易公司,像我们一样,都应该被允许进入。如果市场上没有中介机构,就不会有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