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韧性

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今天发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韧性,有助于缓解市场在7月份疲软数据发布後的担忧情绪。他补充说,尽管存在与朝鲜核风险及美中贸易紧张局势有关的不确定因素,但他们设想的基本情形预计贸易摩擦为良性,并且认为货币政策可能保持中性,财政支持力度将得以维持,尤其是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前夕。刘利刚仍然预计今年中国GDP将增长6.8%。

中国8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上升,不过新出口订单指标在全球需求强劲之际下降,因为人民币走强对出口不利。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火热的房地产市场投资萎缩,建筑和服务业扩张速度放缓。

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官方制造业PMI从7月份的51.4升至51.7,主要受益于旺盛的国内需求。目前该指标已连续13个月位于50荣枯线上方。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经济学家刘学智表示,总体来说周四的数据依旧显示,当前的经济增长势头保持稳健。不过他表示,经济增长的关键仍是房地产市场,到目前为止房地产业的放缓尚未影响到制造业,但若这种势头持续下去,那麽将累及经济增长。

8月份制造业PMI好于预期。此前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为,当月PMI为51.3。

一项衡量新订单的分项指标从7月份的52.8升至53.1,但新出口订单指标从50.9回落至50.4,受人民币汇率走强拖累。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经累计升值逾5%,有望收复去年超过6%的跌幅,对国内出口商的利润造成挤压。

嘉兴良友进出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iaxing Layo Imp. & Exp. Group)销售经理Xu Ru表示,公司接获的订单在增多,但美元汇率下跌使其几乎不可能在不降价的情况下敲定订单,这的确令他们感到忧心。

招商证券(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经济学家张一平称,新出口订单走软并不一定代表外部需求在下滑。他表示,尽管人民币走强,但9月份是传统的出口旺季,届时海外市场的订单可能反弹。

周四统计局还发布了官方非制造业PMI,该指标从7月份的54.5降至53.4,尽管仍处于扩张区间,但却是去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服务业分项指标从7月份的53.1降至52.6,同时衡量制造业活动的指标从62.5降至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