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采取向技术大国转型政策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史教授Kent Deng表示,中国政府采取了向领先技术大国转型的政策,新的海外投资限制旨在促进技术发展和减少资本外流。

中国国务院网站早前公布消息称,中国政府计划限制本国公司的海外项目投资领域,尤其是房地产和娱乐业。同时,中国政府将全力支持对技术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

Kent Deng认为,中国遇到的资本外流问题是实行投资限制的主要原因。据《福布斯》估计,中国近10年来资本外流金额为3.8万亿美元。

专家表示:”国有领域,以及私营领域的资本外流成了中国的大问题。正是出于该原因,政府现在关闭了海外投资的大门。”

Kent Deng认为,限制对娱乐业的投资体现出中国向领先技术大国转型的战略。

他补充称:”中国政府有对本国技术潜力进行现代化更新的战略,以便能在经济上与七国集团相竞争。酒店和电影院不是高科技领域。投资这些领域被认为是对中国资源的浪费。”

近年来,中国开始向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技术市场积极扩张。据CB Insights数据,2015年中国仅对硅谷美国初创公司的投资便达到99亿美元,是一年前的4倍。

中国投资者在欧洲科技大国德国的存在明显加强。据Ernst & Young的数据,2016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在德国所签合同的金额达108亿美元,截至2016年10月31日,中国投资者挂钩了58家德国公司,比2015年多19家。中国美的集团以46亿欧元收购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是其中最大一笔交易。

从此前”世界工厂”的经济增长模式向知识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是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根据预测,2020年前,科技在中国GDP中的占比将达到2.5%。

相关阅读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推动境外投资持续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意见》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既存在较好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企业境外投资方向,促进企业合理有序开展境外投资活动。

《意见》鼓励开展的境外投资包括能够推进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设施境外投资;能够带动优势产能、优质装备和技术标准输出的境外投资;以及能够加强与境外高新技术合作的投资。需在审慎评估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稳妥参与境外能源资源勘探和开发,扩大农业对外合作。

《意见》限制开展的境外投资包括,一是赴与中国未建交、发生战乱或者与中国缔结协议中规定需要限制的敏感国家和地区开展境外投资;二是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三是在境外设立无具体实业项目的投资;四是使用不符合投资目的国技术标准要求的落后生产设备开展的投资;五是不符合投资目的国环保、能耗、安全标准的境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