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我省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四万亿元。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浙江进出口总值4.1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3.16万亿元,进口1.0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0.2%。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站上4万亿元、3万亿元、1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进出口和出口规模均已超过“十四五”首年(2021年)全年。
外贸主体更具韧性。前三季度,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突破1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11.2万家,新增8000余家,进出口值占全省比重达82%,拉动浙江进出口增长6.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贸易政策,浙江市场主体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和韧性。“特别在出口方面,民营企业以9.4%的增速领跑各类型企业,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96.6%。”杭州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王杨说。
市场结构更加多元。前三季度,浙江对欧盟出口5598亿元,规模稳居第一,同比增长10.4%;东盟是我省主要出口市场中增速最快的市场,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16.8%,并超过美国成为我省出口第二大市场。比如,台州市春丰机械有限公司结合东盟不同国家的农业生产特点,针对性地研发了农机产品:“我们用锂电池组替代传统铅酸电池,设备续航能力大幅提升,受到了东盟市场的欢迎。”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出口产品更新更“绿”。“新三样”产品成为出口重要增长动力,前三季度出口963.8亿元,同比增长19.7%,以占浙江外贸出口3.1%的比重贡献了全省外贸出口6.6%的增量。其中,电动汽车、锂电池分别增长超八成、三成,合计拉动出口增长0.7个百分点;太阳能电池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9个季度以来的首次增长。同期,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8%和4.8%,占浙江出口总值的46.8%和29.6%。
进口商品持续提质。前三季度我省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分别进口1752.3亿元、84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3%、27.4%,合计拉动我省进口增长2.8个百分点,其中电脑及其零部件同比增长51.1%。同期,原油、煤等能源产品进口量均保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