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经济开发区加强创新要素 推动产业创新

据山西省商务厅消息,交城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研发应用新型生产工具主力军的作用,加强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等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改造、转型、升级。特别是交城经济开发区区内企业义望铁合金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热态渣再利用生产无机纤维密度板”科技成果,经鉴定填补了国内外利用热态渣直接生产无机纤维密度板的空白并已投产。

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成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交城经济开发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培育众多科创主体与研发平台,全面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区内企业交城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矿棉无机纤维板”新产品通过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权威鉴定,标志着该企业在行业领域内在源头材料处理及高温熔融成型技术上取得实质性创新,填补了国内利用热态渣直接生产无机纤维的空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产业链上固废零排放,热能全回收,为企业实现从传统黑色冶炼向绿色高附加值制造的战略跃升奠定坚实基础。当前,在全球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义望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坚守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探索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径,为全产业链循环经济模式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交城经济开发区优先布局未来产业,带动新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一是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氢能,为开发区布局未来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托氢能产业链主企业美锦能源,开发区氢能产业已完成构建“焦炉煤气制氢-氢气运输-加氢站网络-氢能示范应用”的产业链闭环。开发区内山西美锦煤化工制氢有限公司投资7.8亿元建设并投产的焦炉煤气制氢项目,为山西美锦华盛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乙二醇、氢能源项目提供CO产品气和氢气。区内建有锦嘉综合能源站已投入使用,是我省建立的第一个油、氢、电综合能源站。开发区先后累计投入运行各类氢能车辆达300辆,每年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为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和能源低碳、绿色高质量转型奠定了良好开端。二是熔盐储热这项新型储能类前沿技术,为开发区布局的又一大“未来能源”。重点依托区内东锦肥业、沃锦新材料有限公司、红星化工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成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储热成套系统,相关科研成果已用于光热发电储热、弃风弃光熔盐蓄热式供热、熔盐蓄热调峰电站、间歇高温工业余热回收领域以及为需要蒸汽的客户提供移动式供热站。熔盐储热已实施的主要项目有: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密熔盐塔式5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敦煌熔盐塔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鲁能海西州5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核玉门新奥“光热+”示范项目、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汇东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光热+光伏试点项目、中国船舶重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拉特中旗槽式10万千瓦光热发电项目、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敦煌熔盐菲涅尔50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等。

截至目前,交城经济开发区拥有38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高校共建1处院士工作站、1处博士创新站、7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处省级重点实验室、2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以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