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强劲“起跳” 向“新”而行

据山西省商务厅消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深秋十月的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处处展现着欣欣向荣的发展浪潮,机器轰鸣,塔吊林立,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无不体现着云冈经开区步履不停的发展势头。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云冈经开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战略部署,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加快“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根据产业链开展更具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整个经开区正全力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聚焦“双碳”目标,云冈经开区坚定不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依托煤电优势,按照“两头延链、中间补链、高端强链”的思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引导产业链延伸,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创业孵化等多项措施,聚力引进锂电负极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领域的一批上下游产业链及补链型企业,为我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添足动力。

项目布局成燎原之势。

持续释放经济转型新动能,云冈经开区接连出台《云冈经开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条》《关于进一步深化全代办服务 推行利企大礼包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举措,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跑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度”。云冈经开区始终以项目作为立区之本,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全力打造高性能碳纤维、锂电一体化负极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推动经开区转型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绿色低碳赋能新兴产业活力十足。

坚持新材料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发展,对标国家先进标准或同行业先进标准,大同中成博艺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6万吨锂电一体化负极材料项目”,签约投资额8亿元,将在融创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磨粉、筛分、包覆、反应、负极材料先进生产线,石墨化炉14座、2.5万千伏特种变压器1台,稳定拓展负极材料生产规模,不断补全“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电池组装”产业链,叫响“新能源电池”品牌。项目投产后,产品可供应锂离子电池生产制造企业,对我区吸引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整装项目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新能源电池”建设过程中,云冈经开区相关部门提升“谋”的水平,创新“引”的方式,瞄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围绕新能源电池产业链,提升谋划项目的“含新度”“含金度”“含绿度”,并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同时,加快“落”的速度,创新项目推进管理机制,建立项目跟进时间表、路线图,根据项目建设情况,不断强化调度指挥。强化“服”的能力,做实土地、能耗、资金、排放、审批“五个跟着走”,对项目实施全周期服务,确保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

含新量含绿量带来含金量。

碳纤维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色黄金”,在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强度却是钢的7倍以上,具有耐腐蚀、拉伸强度大、耐高温等特性。上述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等领域。

华阳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强强联手,规划建设千吨级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及其下游复合材料产业,包括千吨级T1000、百吨级T1100、十吨级M40X等,项目预计总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项目选址初步定在云冈经开区标准化厂房二期。云冈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碳纤维”项目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待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持续推进相关配套产业跟进,力争实现“丙烯—丙烯腈—原丝—碳纤维—复合材料—下游制品”全产业链发展,建成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碳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此推动云冈经开区、云冈区乃至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