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3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跻身“国家队”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10月15日,记者从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完成首次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工作,面向全国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产业园区认定了65家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打造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战略支点。来自内蒙古的稀土、乳业、草业3个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通过认定,成功跻身“国家队”。

据悉,稀土、乳业、草业3个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获批后,将重点围绕产业链发展需要开展专利布局,构建关键技术专利池,培育国内外高价值专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行业话语权,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拓市场、创建国际品牌。

稀土功能材料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依托包头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建设,成立全国首个“稀土产业知识产权发展联盟”,组织国内高研院校和头部企业突破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合金、稀土催化剂领域等“卡脖子”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为孵化新质生产力提供要素保障。

乳业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伊利集团为建设主体,集聚乳产业链成员单位150余家,利用掌握的产业领域核心专利技术,联合8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70多家高研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建设专利、商标一体化运营池,打破跨国公司对核心菌种、配方的专利封锁,重点组织突破乳品工艺技术装备、安全品质、营养健康、奶牛繁育养殖等领域关键技术,联动上下游供应链参与国际高端市场竞争。

草业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依托蒙草集团建设,利用国家林业草原风蚀沙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和21个现代草业基地,重点突破草种育种、荒漠治理等关键技术,布局国内专利和PCT国际专利,组织实施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推动蒙草品牌国际化,推动百万亩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