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综合施策推进农业节水增效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扎实落实农业节水政策,在工程节水、节水型种植、结构调整和旱作农业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推广应用节水增效模式,推进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响应政策,全面推进农业节水。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全面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和“四水四定”工作要求,联合市水利局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农业节水提升年”行动方案》,成立农业节水工作专班和专家指导组,旗区农牧局也成立领导小组,农业节水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格局。在推广路径上,从灌溉和种植两端发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防渗输水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培育耐旱品种,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多管齐下。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鄂尔多斯市大规模推广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节水、节肥和增产效果。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该技术可节水30%—50%,每年节肥30%,增产15%左右。目前,全市已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面积380.83万亩。2024年,全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建设高标准农田45.61万亩。通过实施土地平整、渠道衬砌、引黄二次澄清滴灌、井黄双灌等节水灌溉工程,全市累计实施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32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农业用水成效,实现亩均节水70立方米,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节水试验,强化示范带动作用。2025年,市本级安排资金127万元,在黄河流域和地下水灌溉重点区域,实施主要粮油作物节水灌溉试验示范项目2个,建立3个主要粮油作物高效水肥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030亩。在达拉特旗和鄂托克前旗开展节水增粮推进旗建设,均落实了10个千亩和2个万亩的农业节水片区,同步开展农业节水技术集成展示区建设。目前,各项目均稳步推进,其中,小麦节水试验已经取得了950斤/亩的节水增效成绩,充分展示了节水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的潜力,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加强校地合作,提升节水技术水平。多方寻求合作,与高校院所及现代农业园区共同推进全市农业节水项目。面对黄河水直滤滴灌中存在的成本高、滴灌带堵塞等问题,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和万通现代农业园区共同实施“鄂尔多斯主要粮经作物节水高产创建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研发适应黄河水滴灌的高排沙能力灌水器,建立轻过滤黄河水滴灌系统,使滴灌系统整体成本降低20%以上。邀请农业领域专家授课讲解,为鄂尔多斯市农业节水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继续加大农业节水工作力度,不断探索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