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7月27日,记者从市外经贸公司获悉,今年截至7月25日,乌兰察布中欧班列开行量达80列(其中去程52列;回程28列),同比增长36%。中欧班列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开行总量已达914列,(其中去程718列、回程196列),总货重58.35万吨,总货值16.79亿美元,在区域化发展、产业融合、多元化等方面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我市积极拓展“乌兰察布+”集结模式,开行“巴彦淖尔+乌兰察布-俄罗斯”农副产品班列23列,实现自治区本地货物贸易额4175.82万美元。同时与中国-上海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青岛)合作,开行“上合示范区-乌兰察布+俄罗斯”班列15列,运输货值2739.37万美元。
为实现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我市着力推动中欧班列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开行“运贸一体化”回程班列,为本地生产加工企业提供国际贸易、国际物流运输、供应链金融一体化服务,从俄罗斯采购亚麻籽、燕麦等生产原材料1.1万吨,实现贸易额3500万元。
在班列产品多元化开发上,我市更是亮点纷呈。开发海铁联运班列产品,车里雅宾斯克-海参崴-天津港-七苏木海铁联运通道已开行多式联运班列9列,运输货值219.8万美元;开发纸浆棚车班列产品,与厦门建发纸业合作,在七苏木园区设立俄罗斯纸浆分拨中心,通过铁路棚车班列进口俄罗斯纸浆13列;开通中蒙班列,成功发运1列19箱日用百货至蒙古乌兰巴托,进一步拓宽了跨境运输网络。
提升运行效率,是中欧班列服务客户的重要支撑。我市借助“铁路快通”模式出口农产品16列,将每列通关时间缩短至24小时,并创新推出BX70B集装箱板车“一车双箱”装载模式,单节车体承载2个40尺标准集装箱,运力提升100%,编组灵活性明显增强,目前已开行12列。
值得关注的是,我市正积极布局双向开行中俄时刻表循环班列。下一步将采取“五定”循环时刻化、钟摆式运输方式(固定发运站点、固定发运线路、固定发运时间、固定集装箱主体,固定市场报价),在七苏木铁路场站和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福尔马切沃铁路场站每月各开行2列点对点的时刻表循环班列。同时与FESCO俄罗斯远东海洋运输集团合作设立海外仓及还箱点,通过减少出口排箱、进口还箱的物流环节,可减少企业物流成本1500元/箱,为本地粮油生产加工企业原料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