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市场准入效率与服务实现“双提升”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2025年,自治区选取包括包头市在内的5个重点盟市,对2024年度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壁垒破除、监管落实、机制保障及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持续优化准入环境,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包头市全力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地。在规范市场准入管理方面,坚决执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及时转发并实施国家发布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各版本,全市范围内统一执行国务院清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目前,正积极对接落实2025年版清单,同步梳理调整相关行政许可流程和条件。为统筹协调制度实施,我市完善了市际联席会议工作机制,通过实时调度、信息共享,加大力度破除隐性壁垒,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强化案例警示作用,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开展准入隐性壁垒排查及违背清单案例核查处理的要求,深入开展排查清理和警示教育,按季度填报案例,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现违背清单的典型案例。此外,主动公开国家清单版本并发布公告,广泛征集清单之外违规设立的行政审批、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线索,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我市以效能评估为抓手,精准清除隐性壁垒,全面检视市场准入环境。印发专门通知,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对照评估方案提报材料,并通过新媒体、企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向市场主体解读政策,以此次评估为契机进行市场准入“大起底”,重点破除市场壁垒。专项开展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要求对涉及市场准入的文件进行全面自查,建立健全壁垒排查、整改、清理常态化机制,并通过政府网站、政务APP、小程序及服务大厅等渠道公开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为精准摸底,还以不记名方式对全市280家市场主体开展问卷调查,有效提升了各地区、各部门对市场准入制度及效能评估的认识,为常态化评估奠定基础,推动准入环境持续优化。

一系列扎实举措带来显著成效。市场准入效率与服务实现双提升:2024年,12345热线、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等各渠道接收的市场准入相关投诉问题,处理完成率均达100%;市场准入相关许可事项审批通过率、按时办结率均达100%(含即办件和非即办件);涉税经营主体数量增长率达3.86%。创新动能持续增强,通过拓展科研投入渠道、完善人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等举措,全市R&D经费投入增速达6.3%,拥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数量增长37.5%。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推行“一业一证”“一网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及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改革,政务服务便利度提升,带动全市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增长7.9%。

包头市通过系统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与效能评估,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巩固评估成果,破除隐性壁垒,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