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为加快构建包头市“3+5+N”现代化工业体系,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聚焦重点产业创新突破,以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为抓手,打出“政策引导、多方合力、服务支持”的“组合拳”,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专利强基固本,夯实发展根基。立足3+5+N”产业,紧扣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持续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深化专利布局,培育高价值专利,打通“基础研究-专利培育-产业转化”的链条。截至目前,我市稀土专利2918件,同比增长13.6%,其中发明专利2009件,占比68.4%,创新质量较为突出。光伏专利1399件,同比增长26%;陆上风电专利307件,同比增长18%,新兴产业领域虽然目前专利规模较小,但增速显著。钢铁专利3211件,同比增长17%;装备制造专利5171件,同比增长10%,传统产业领域专利基数稳固。五大战新产业专利总计达到9975件,同比增长10.7%。
布局运营中心,赋能产业跃升。围绕“3+5+N”产业布局一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牵头成立“包头市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搭建起包头市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专利数据库,将产业专利数据库接入国家专利转化资源库,供全市新能源企业免费使用。目前我市已建成6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家市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3家自治区级高价值专利培育和布局中心,1家市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为创新主体搭建高效对接平台,加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专利转化对接。
服务提质升级,护航创新发展。构建“线上+线下”服务体系。深入“3+5+N”重点企业,为企业提供质押融资需求对接、奖补项目申报政策解读、专利导航需求调查及宣传培训等专项服务。2021—2024年,全市稀土产业企业共完成50余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金额超31.5亿元,企业领取政府知识产权奖励资金590余万元。建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运营平台、质押融资平台,提供线上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以来,已有734户企业访问注册。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专利为纽带,串联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助力“3+5+N”走好“科技新”到“企业强”到“产业兴”的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