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近日,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发布《西梅嫁接育苗技术指南》《常用旱生植物种子采集和贮藏技术规程》《贺兰山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与保护技术指南》《贺兰山青海云杉林生物多样性监测规范》4项地方标准,将于4月4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阿拉善盟在生态保护与特色产业标准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了解,四项标准紧密围绕阿拉善盟资源禀赋与生态保护需求,将为阿拉善盟西梅林果产业发展、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及贺兰山生态保护标准化、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西梅嫁接育苗技术指南》将规范西梅种植技术,推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常用旱生植物种子采集和贮藏技术规程》将为干旱地区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贺兰山生态保护的两项标准,将通过建立小种群野生植物监测体系和云杉林生物多样性评估规范,助力区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以《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内蒙古“标准化+”战略为引领,立足阿拉善自然条件及资源禀赋优势,聚焦推进阿拉善盟委“157”思路,因地制宜抓好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通过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主体参与,全盟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2年至今,全盟累计立项地方标准13项,发布实施5项,涵盖农牧业、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形成“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
“阿拉善盟将继续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以高标准引领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重点推动标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接续书写‘以标促质、以标兴业’新篇章。”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萨日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