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进出口贸易“三量”齐升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赛罕海关统计,2024年呼和浩特市进出口贸易值2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增速高于内蒙古自治区11.5个百分点,占比10.9%。其中进口贸易值98.8亿元,同比增长31.3%;出口贸易值127.9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贸易顺差29.1亿元。

2024年,呼和浩特市主要进口商品为成品油、农产品、食品等,进口值分别为35.1亿元、24.7亿元、16.2亿元;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医药材及药品等,出口值分别为30.7亿元、19亿元、16.6亿元。在主要贸易市场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值最高,达141.9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市进出口贸易值的62.6%。马来西亚、美国、蒙古、俄罗斯为主要贸易国家,进出口贸易值分别为36.8亿元、30.9亿元、23.1亿元、17.5亿元。

赛罕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李斌表示,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区域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几年随着各项便企政策的不断加持,呼和浩特外贸发展步入“快车道”。特别是2024年以来,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业务门类不断丰富,沙良、铁通物流园区海关监管场所陆续启用,定制化班列发运数量稳步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增势良好,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创历史新高,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业态蓬勃发展,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