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打安村发展集体经济与加强基层治理齐头并进

据海南省政府网站消息,“我们的文心兰不愁卖,每周都能打包好几十箱,发往全国各地。”近日,在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打安村,工人们有的负责分拣,有的负责捆扎,有的负责打包,合力将当天采摘的文心兰鲜切花装进一个个大纸箱。

文心兰种植是打安镇的重点产业。近年来,打安村依托打安兰花基地和相关企业,吸引返乡人才投身产业发展,推动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当地农户踊跃加入兰花种植产业,学技术、增收入;村集体收入增长,支撑打安村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基层治理,展现文明善治新气象。

“这几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大家对发展兰花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打安村兰花基地负责人羊以辉颇为感慨。近年来,打安村坚持群众获益最大化原则,组建了全县第一家村级企业,建立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实践基地,推动兰花产业发展,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在2023年,打安村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0万元。

产业发展带动“颜值升级”。走进打安村,硬化道路宽敞整洁,路灯等照明设备一应俱全,黎族风情墙绘点缀民居外墙。该村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聚焦产业、生态、治理等领域,完成道路硬化、路灯安装等基建,配套建设了文化室、图书室及儿童之家;同时将“两山”理念融入日常治理,通过入户宣讲、张贴海报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组建垃圾分类指导专班,全域推行秸秆禁烧和垃圾减量,做到“颜值”“气质”双提升。

在基层治理中,打安村坚持“民事民议”,凡涉及集体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等事项均召开村民大会表决。针对高龄老人、困难群众,该村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医组成的包保团队,每周开展走访慰问,提供代买药品、卫生清扫等服务。村庄实现居民100%参保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日前,打安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要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舒心。”打安镇党委宣传委员苏晶晶表示,下一步将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推动“文明指数”转化为“幸福指数”,让打安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示范带动更多乡村实现产业发展、乡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