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锚定新招商激活新动能

据海南省政府网站消息,闽琼(三亚)跨境出海新基地授牌成立,世界知名种企法国利马格兰设立大田育种研发中心,“永不落幕的消博汇”首个线下空间落户三亚……今年7月以来,三亚密集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招商引资,是促经济、谋发展的重要抓手。三亚在认真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高位谋划、高点推动,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从“走出去”敲门招商到“请进来”共赢发展,从“一把手”抓招商到“全流程”跟进,着眼精准招商,以重点园区为主战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要素招商扛起“挑大梁、当先锋”的重大责任,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

优化生态 强化链式招商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后,传统招商模式面临调整,不拼土地税收和奖补政策,地方招商还能拼什么?

从补贴力度竞争转向服务能力竞争,从“拼资源、拼优惠”转向“拼服务、拼生态”,三亚谋定而后动,以“链式招商”为抓手,政府全力成为产业生态的引导者、护航者。

着眼顶层设计,三亚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五向图强”,以改革精神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招商引资的制度高地。“新春第一会”上,与会人员针对引资落地的企业列出一条条干货,比如结合投资自由便利等制度设计,引导英特尔海南公司面向中国高科技企业开展股权投资业务;先行先试种质资源及相关物品进出境便利化措施和专门监管规则等政策,积极引进国际种业巨头落地;发挥海南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地区的有利条件,利用中国通航优势加快布局通用航空市场,积极谋划商务、观光等低空经济产品开发,创新发展低空旅游……

“目前围绕叠加自贸港开放政策优势,加快提升发展能级和产业化水平,三亚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三亚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市先后在全国实施游艇乘员定额放宽至26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境种苗跨关区附条件提离等政策,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制度创新鼓励更多优质企业投资兴业。

“三亚持续强化政策及制度保障,努力推动招商引资量质齐升。”三亚市投资促进局党委书记叶凯中说,该局将加快修订《三亚市促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在印发实施的种业、琼港经济、数字经济、热带水果产业链方案的基础上,持续推出其他产业链实施方案,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发布机会清单和应用场景等,围绕15条产业链精准开展招商活动。

三亚市财政局局长张山旭表示,三亚深入思考产业基金“以投促招”,全方位全要素推进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研究“招投联动”“投贷联动”“投孵联动”等方式,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新办法,全力筑巢引凤,延长产业链条,构建产业“生态圈”。

从“拼资源、拼优惠”转向“拼服务、拼生态”,在这场以创新为核心的招商引资革命中,鹿城高位谋划、高点推动,三亚市委主要领导带队挺进招商主战场,各级领导分批次带队外出、逐一敲门拜访,点对点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安全工作”现场会开在项目一线,项目拉练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开展观摩、考评、亮晒。

7月17日,“同享自贸新机遇 共拓闽琼新未来”合作交流大会在福建厦门举行。会上,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分别与厦门四家公司签约;三亚邮轮游艇协会与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签约;三亚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与福建两家公司签约。

一批企业集中签约的背后,是三亚坚持谋划在前、靶向招引的生动缩影。“三亚精准谋划推出招商项目,精心组织超过50场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既争取龙头企业,又关注成长型企业,还积极对接小微企业,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服务质效。”叶凯中透露,今年上半年三亚引进28家“三类500强”企业和6家央企,招商项目签约金额突破180亿元,第三季度将全力推动中国黄金集团等项目落地,赴北上广深等地举办黄金珠宝产业、琼港经济等专题招商活动,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瞄准赛道 园区集中发力

无人船龙头企业华软科技完成注册,正谋划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设立船舶维修维保厂房;新能源船舶龙头企业四川凯迈顺利注册,逐步开展首艘新能源船舶制造业务;科考服务龙头企业珠海嘉海推动子公司注册,将在南山港开展科考服务和机械加工服务业务……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园区持续优化前中后台招商体制机制,组建南繁种业制造业专班与深海科技制造业专班,对接南繁种业、深海科技、生命科学、数字经济等产业链企业信息线索,推动中化(海南)财资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公司落户,当前将奋力冲刺第三季度目标,做强土地、资金等保障,推动今年已落地的招商引资企业拓展业务增加营收,努力争取一批外资种业企业落户,全力以赴拼招商、拼经济。

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鹿城以园区经济为牵引一体推进资源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整合,着力提升园区开发能级,园区正逐步成为产业强市的主引擎、深化改革的先行区、科创资源的集聚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厦门建发、正大集团、天津建龙等“三类500强”,中旅投资、中化学建设等央企,曜石等QFLP企业,日本企业孵化中心、中意会客厅集聚外资企业,今年先后落户三亚中央商务区。截至今年7月,园区入驻企业8000余家,“三类500强”企业数量超过百家。

在新一轮的招商引资中,赢得企业即赢得产业。三亚密切跟踪重要行业的发展动态,梳理出更加清晰和精准的产业图谱,更加紧贴市场一线、企业一线,努力找寻“市场所需、三亚所有、企业愿投”的投资合作共赢点,明确“招什么环节”“落哪个区域”“用什么保障”,针对产业招商关键环节推动政策和要素条件精准匹配。

“园区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加大调度、系统梳理招商资源,形成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任务清单,专人专项动态跟踪87项重点项目资源库招商项目,部署下半年35场集中招商活动,研究形成主导产业画像及鱼骨图,制定楼宇招商、土地招商、链主招商等产业支持方案,系统推进招商引资增量扩容。”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梅开志说。

优化环境 服务能“解渴”

7月17日,闽琼(三亚)跨境出海新基地授牌成立。该基地是由三亚中央商务区与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综合性平台,将聚焦闽琼合作三亚示范区、行业龙头出海高地、新兴产业发展基地三大核心板块。

一个项目,引来一条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紫金矿业集团于2020年在三亚中央商务区设立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国际运营总部,负责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及人才服务布局。截至目前,以紫金国控为核心,紫金矿业已在海南投资设立14家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超过230亿元。如今,企业再次携手园区打造产业发展平台,正如该公司总经理蓝建明所言,“从三亚走向世界,让有色更加出色,企业真切感受到三亚改革开放的强劲脉搏和发展机遇。”

企业坚定投资三亚,离不开一个个温暖的服务故事。

“我们要丰富写字楼整体的业态,向园区申请了一个写字楼的户型分割,多部门协同一天办结,高效又便捷。”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报建经理孙然感叹道,服务能“解渴”,配套不“操心”,这是三亚引商的关键吸引力。

俯下身子、转变职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亚努力从单一的“政策供给者”升级为“生态营造者”,由单向的“项目承接方”转变为“发展合作方”,在市场、环境、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改进提升。

当前,三亚全力构建“1+4+2”营商环境建设体系,建立23项对标国内一流的指标优化体系,在用电保障、跨境服务等领域实现效率跃升;首创“审批要点标准化”“亮码检查”等9项智能监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创新“营商直播间”“秒懂政务”等传播矩阵,构建起政企双向沟通的“一鹿快办”服务体系。重点园区率先推行“极简审批”工作指引,实现项目筹建时间缩短2个月,总体审批提速90.81%。

“三亚将推进营商环境指标提升、产业服务提升、企业满意度提升、影响力提升‘四个提升’,全方位、多层次塑造三亚‘尊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营商环境形象,全力构建‘便利化、国际化、智慧化’的营商环境标杆体系。”三亚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局长牛晶晶说。

以招商引资之“立”来“破”项目建设之难,以项目建设之“进”来“稳”经济增长之势,三亚正开展全市上下招商引资协同的“大合唱”,以机制创新破局、以实干争先、以创新制胜,努力推动产业跃迁、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