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40%企业由青年掌舵 “青春力量”激活县域经济

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在广水,青年企业家登记注册企业占比超40%,掌舵的“四上企业”占比近30%,主导的“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40%,地位举足轻重。

近年来,广水把城市“C位”留给青年创业,推出“政策包”,实施乡村青年“田园小康”、大学生创业扶持等项目,青创贷“一站式”办理等,扶持青年创业,扩大青年交流“朋友圈”。

建筑青年打造共享孵化平台

8月29日,走进广水市经济开发区青年之家旗舰店,“家”字的标识温暖醒目。“这里就是广水青年的第二个家。”建设者景尧说。

景尧不仅是湖北鑫尧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还担任随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青年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人大代表等多重职务。

2011年,景尧大学毕业后投身建筑行业,从基层小工做起。看图纸、了解材料配比、掌握施工流程。一年后,他组建工程队,开始承接小型项目。

白天扎根工地,晚上自学管理,景尧逐渐在业内树起口碑。2016年,他返乡成立湖北鑫尧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承接道路、园区、河道治理等市政项目。之后,面对行业变革,景尧敏锐地将业务拓展至工业厂房、新装配式建材等领域。

2022年起,景尧先后投入560余万元,把公司原7层旧办公楼改造成3200平方米的“共享职工之家”。一楼建设青年之家旗舰店,设立阅览区、会务区、爱心驿站;三楼成为开发区27家企业联合工会的固定办公点;七楼职工大讲堂一年举办了46场培训。

“这里不仅是职工的活动场所,更是青年创业者的孵化器。”景尧介绍,青年之家旗舰店已举办多期青年夜校、技能培训和直播带货课程,累计开展培训超过400人次。

电商夫妻巧织家纺云销网

8月29日,广水市湖北简枚琳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内,机器轰鸣、包裹成山,6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分拣发货。

“00后”邢珍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她的丈夫雷海龙主理公司运营。

雷海龙初中毕业后,去北京跟着叔伯做家纺生意。2018年,雷海龙抓住电商机遇,开始尝试开淘宝店,2019年入驻拼多多。2020年,他回乡创业,从6人团队、3间门面起步,一步步稳扎稳打。如今,公司已迁至宽敞的厂房,拥有枕头、枕套、床笠等百余款产品,年销售额从300万元跃升至3000万元。

“我们自主研发了100多个花型,每年淘汰更新,还申请了外观专利。”邢珍珍自豪地说。

“产品质量是基础,营销创新是关键。”雷海龙说,夫妻俩每年都会前往山东、杭州等地的家纺产业考察学习,紧跟面料、花型、工艺的潮流趋势。公司在快手、抖音等10多个平台进行推广,聘请专业团队拍摄图文、视频,同时与带货达人合作,日订单量稳定在4000至5000单。

“政府的支持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助力。”邢珍珍介绍,创业初期,在广水团市委等单位帮忙联系下,公司先后获批40万元“青创贷”、5万元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6万元商贸进限奖励等,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

面厂老板重塑“湖北味道”

8月29日,湖北今中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面条如银丝般从生产线流淌而下,工人们熟练地封装打包。

这家成立不到3年的企业,拥有“今中福”“麒临门”两大品牌,月产热干面1000吨,年营业额4800万元。

公司董事长李涛原本从事房地产营销策划。2022年底,他响应广水市招商引资号召,决定跨界转型,回乡创业,将热干面作为创业项目:“我父母以前开面粉厂,热干面是湖北特色,我想把它推向全国各地。”

他从山东、河南请来5位面食专家,驻厂一个半月,反复调试参数。通过上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生产出耐煮不坨、口感筋道的热干面。

李涛将产品定位为“速食热干面”,主打年轻消费群体,通过抖音、小红书、淘宝、拼多多等平台,日销3万担。

从2023年开始,李涛先后十多次向武汉蔡林记寄送样品,寻求合作。2024年10月底,蔡林记派人来厂考察。最终,产品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向蔡林记日供货10万担。

如今,李涛还与陈巷镇食品厂合作,采购酸豆角,与武汉企业合作定制酱料,逐步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

“未来计划建设一体化生产线,实现面条、调料自主生产。”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