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两条全自动机械臂,就像实验人员的两只手,能自动完成试剂进仓、精准加样和调配。只需设定好反应参数,单台一天能完成800组实验。”8月25日,位于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的宜昌青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董事长陈南江博士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
这台正在组装的无间断全流程有机合成机器人,将于9月底完成调试,随后发往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实现“宜昌造”AI化学机器人首次出海。
“该产品此前已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国家重点实验室投入使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今年3月份在上海交流时非常感兴趣。辗转联系到我们后,达成合作意向,并于今年5月份在新加坡签订了合作备忘录,10月交付首台,剩余的在明年交付。”陈南江说,为了接纳这批漂洋过海的“客人”,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正在筹建新的实验室。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是新加坡主导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的法定机构,也是该国最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这批AI化学机器人,将用于新型材料(如催化剂、高分子材料等)的合成与筛选,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开展大规模反应条件筛选。
“从全世界来看,机器人替代人工做实验已是大势所趋。我们非常有信心打开当地市场,目前正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接洽。”陈南江介绍,这款机器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有机化学合成实验,能精准完成固体称量、液体处理、反应监测、结果分析等流程。
除了大幅提高实验速度外,机器人在精度、安全性方面也更有保障。“最优秀的实验人员误差率在3.5%左右,而这款机器人能将误差率控制在2%以内。”陈南江说,“有机合成存在爆炸风险,用机器人做实验,即使发生事故也不会影响人身安全。”
目前,青葵化学机器人产品已在化工、医药等领域应用,大幅提升了企业科研效率。青葵公司正在筹建的“超级智能化学合成云实验室”,则是从“卖硬件”向“卖服务”的跨越。
“很多基础实验是有共性的,已经做的实验数据存储到云端,经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直接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参考。结合大量的实验数据,还可以通过算法对反应策略进行优化,大大缩短新材料和新药品的研发周期。”陈南江对云实验室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