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省住建厅消息,“掌上办结”“一键办结”“零资料、零审批、零接触”……11月5日,随着荆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完成信息系统整体升级,中心业务办理取得一大历史性突破。从最初的纸质手工台账管理,到如今全面实现了档案数字化管理,从过去市民办业务要在多个部门间往返跑,到现在多项业务实行一次办结,多年来,中心始终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宗旨,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往昔:业务办理渠道单一,办事流程较为繁琐
“这次系统升级,是一次历史性突破!”荆州中心信息科信息系统高级工程师刘俊说道,回想起这些年来的公积金信息系统迭代升级之路,不禁感慨万千。
据介绍,20世纪90年代,住房公积金制度刚刚起步,那时还未实现电子化管理,都是以纸质手工台账的方式进行管理。从2000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5月,荆州中心城区各营业厅及各县市中心均实现了电算化管理,却未实现全市业务和数据的统一集中管理。其中,归集和贷款业务分属两个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各县市区公积金信息系统也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
当时,缴存职工在提取公积金的时候,必须先到柜台申请办理业务,业务办结后,在系统中将相应的资金进行下账。由于业务量较小,往往是积攒几天的业务量后,由专人将提取业务票据从系统中导出后打印,再将纸质清册送到相应的银行,再由银行安排时间,集中完成资金的结算、转账工作。业务办结时间长、人工操作量大,且容易出错。
2008年以后,荆州中心对全市住房公积金数据和业务系统实现了统一管理。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尚未出台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统一管理规范,导致业务系统功能依然单一,相比之前的系统而言,虽然实现了数据和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有了质的变化,但大量的业务办结模式继续延续着以前的管理经验,纸质单据仍然是办理业务的关键要素,很多业务办理过程中反复要求缴存职工提供纸质复印件,业务办理流程依然有待进一步优化。
革新:统一标准转变模式,奋力达成“双贯标”目标
“以购房提取业务为例,不仅要复印购房、契税发票、首付款等单据,还要复印个人身份证和结婚证,同时还要求填写申请表并提供缴存单位的审核盖章凭证。但这种情况在2016年得到了改善。”刘俊如是说。
随着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改革,住建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从2013年开始启动行业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调研工作,明确要求行业内实现“双贯标”,即完成公积金业务数据标准,完成公积金资金线上实时结算两大核心目标。荆州中心于2014年被选为首批改革试点中心,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在2016年11月24日顺利通过了住建部的“双贯标”工作验收。
“双贯标”实现后,公积金业务办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完成了业务数据标准化建设;其次,实现了公积金提取业务的资金实时结算到账功能,转变了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模式,由全委托银行的非实时管理,转变为自主核算管理,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也做到了实时结算。在业务要件方面,以电子影像资料取代了纸质复印件的使用,业务办理过程中大量非必要环节得以精简,比如,取消了提取公积金还需要填写申请表且要求单位开具证明等环节。
同时,荆州中心不仅开通了短信、微信公众号和12329服务热线等服务渠道,还推出了第一代网上业务大厅系统。尽管在很多方面不够完善,但相比之前的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资金的实时结算,还拓宽了服务渠道,积累了网上办理公积金业务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储备。
突破:“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业务系统迎来升级
随着“放管服”改革工作的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最多只跑一次”“零资料、零审批、零接触”等服务理念的提出,之前荆州中心使用的信息系统底层技术架构过于简单,且已无法通过技术升级胜任新时代公积金业务管理和服务要求。
“主要是和市里各部门的数据没有打通,资料审核需要手工操作,窗口人员工作量很大,影响了工作效率。”荆州中心营业科科长郝静波说道。
由于政策性强、审核要件多,在公积金业务办理过程中,需要职工提供大量的证明要件。为让职工少跑路,荆州中心在2019年提出了实现“高频公积金业务全程网办”的建设构想,希望通过对接荆州市大数据共享平台,在线查证职工提供的各类要件真伪,如购房信息、发票信息、婚姻状况等。在对接的过程中,中心领导班子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多次到市政数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协商数据安全和实时共享等方面事宜。该工作得到了市里的大力支持,于2020年完成了市数据共享平台对接工作,为下一步大数据能力平台建设打下了基础,也为2021年的公积金“云服务”平台的升级做好了技术储备。
在这样的背景下,荆州市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迎来了第三次升级,即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结合区块链等技术,依托省市两级大数据共享平台,以“软件即服务”的理念,推动公积金“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随着荆州市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进度持续加速,荆州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多部门的数据集中管理,为住房公积金业务全程网办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截至2021年10月,新一代公积金信息系统已完成了前期需求调研、研发和测试等工作,11月5日正式向全市公积金缴存职工提供全新服务。
创新:推进部门间数据共享,努力实现“三零”目标
单一的柜面办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提速增效的服务要求。实现“高频业务全程网办,面签业务最多只跑一次”的设计构想,并不可一蹴而就。业务全程网办涉及的受众面广,服务要求多样化,对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更高,对内外网数据互通互联和网络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为此,荆州中心一方面争取积极推动新一代公积金“云服务”平台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省市两级多部门数据共享工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内外网互联、线上线下数据同步、刷脸登录认证等功能,首批推出了5项住房公积金网办业务,实现了“零审批、零接触、零材料”的设计目标。
新一代业务信息系统在保留传统柜面服务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多项公积金在线服务。11月5日推出的首批线上业务,包含了正常离退休销户提取、提取公积金偿还公积金贷款本息(部分还本或结清)、提取银行卡储蓄资金偿还公积金贷款本息(部分还本或结清)、打印贷款结清凭证和查询打印个人公积金缴存、贷款凭证等5项功能。另外,对网上服务大厅的功能也进行了全面优化,取消了过去依靠加密U盾登录系统的传统加密模式,丰富了网上业务大厅办事项目,全面实现了档案数字化管理,并增加了电子防伪印章等功能。
新一代业务信息系统在保留传统服务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与其他业务平台的对接。在住建部关于推动“跨省通办”工作的指引下,开通了8项跨省通办业务。与省市多个平台完成了对接,增加了湖北省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平台、鄂汇办、支付宝等办事渠道,并与荆州市“退休一件事”完成了信息共享和联办。
荆州中心主任马少华介绍,公积金信息系统演变的历程,是顺应群众期待,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在未来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中心将进一步推进多部门数据共享合作,陆续推出更多的业务线上办理功能,进一步朝着“掌上办结”、“一键办结”和“零资料、零审批、零接触”的目标阔步前行,不断增强群众体验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