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京人来说,红星二锅头早已不是一瓶简单的酒,而是藏在胡同里的烟火气,是饭桌上的老伙计,是刻在记忆里的熟悉味道。这款陪伴了几代京城百姓的“口粮酒”,在9月8日迎来了崭新模样——第八代红星二锅头正式登场。那股子纯粮酿出的醇厚依旧,更多了几分令人惊喜的甜润,就像是老朋友换上了新衣裳,熟悉里透着新鲜。
承工艺根基
应需求之变
抢先尝过鲜的酒友们对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给出了最实在的评价:“这酒顺溜,咽下去嗓子眼儿还带着甜润的感觉。”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的升级密码,就围绕着“甜润”展开。
这股甜润藏着三百多年的传承和创新。1680年前门源升号技师在蒸馏摘酒时发明了“掐头去尾取中段”的二锅头技艺。1949年红星为新中国成立生产献礼酒,并首次将二锅头工艺名称作为产品名称使用,始创北京二锅头品类。
自此以后,红星一直引领着北京二锅头不断突破:1997年,56度清香型红星二锅头酒被批准为国家实物标准;2008年,二锅头酿造技艺戴上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桂冠;2025年,“红星”品牌入选“首批中国消费名品”——这些沉甸甸的认可,都是藏在第八代红星二锅头里的底气。
同时,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的甜润也是对懂酒人内心的一次精准揣摩。现如今酒友们的口味早已悄悄改变,白酒口感正朝着“舒适化”转型,红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借着这次升级让老味道跟上新潮流,让这口甜润恰好熨帖当下人的味蕾。
遵循超高性价
比匠造甜润口感
“入口甜润感突出,中段绵柔不刺激,尾韵清爽留甘”,第八代红星二锅头能赢得酒友们的如此赞誉,离不开红星首创的“231智能大曲培育”模式——两培、三控、一陈,酿出了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独有的“甜润”。
“两培”简单来说是,一边是通过培育天然原料里的微生物,让酒香更鲜活,一边筛选出能够增加酒体风味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使酒体风味更丰富,提升整体的甜润感。“三控”的每一步则都透着较真:控原料时,红星专挑颗粒饱满的大麦、活性十足的豌豆;控压曲时,原粮拌料要做到“手握成团不散,手捏不倒”,曲坯则要求“内外紧实、孔隙丰富”;控培养时,用智能化设备精准控温、控湿,进一步提升酒体的口感和品质。最后“一陈”,则是给酒曲足够的时间沉淀,最终收获香气馥郁、醇正甜润的原酒。
更让人惊喜的是,第八代红星二锅头还特意选用发酵时间更长的基酒,使得酒体愈发醇厚绵甜。在勾调环节,国家级评酒委员们和酒体设计师用舌尖捕捉到的细微差别,被转化成了精确的数字参数,让第八代红星二锅头的口感升级有了坚实底气。
红星深知老百姓喝酒图的就是个舒心,既能尝到媲美名酒的好口感,又不用为价格心疼。潜心研发、精心酿造、用心打造的第八代红星二锅头就是这样,把匠心藏在每一滴酒里的同时,始终守着老百姓能接受的实在价,这就是大家常说的“质价比”。不管是自饮小酌,还是和家人朋友聚餐,每一位爱酒之人都能轻松拥有这一份好滋味。
情怀守初心
重塑口粮酒标杆
“这第八代红星二锅头尝起来甜润感突出,下咽时顺滑清净,末了还有一种清甜味,回味悠长。” 家住朝内南小街的孙先生谈起二锅头堪称半个专家,“红星不愧是最正根儿的北京二锅头!”
孙先生的话,道出了酒友们的心声。对北京百姓来说,红星的味道就像一根岁月之线,把几代人的记忆、邻里的交情、家庭里的暖都串在了一起。“为人民酿好酒”这句刻在红星骨子里的承诺,则成了这根线的内核——从酒坛到酒瓶,从老作坊到现代化车间,变的是工艺,不变的是对老百姓餐桌的牵挂与承诺。
如今,第八代红星二锅头以更甜润的口感焕新登场,在坚守七十余年纯正京味儿的基础上,让老酒友们熟悉的醇厚里多了几分恰到好处的甜润。这杯酒里有老北京的烟火气,有几代人的匠心传承,有岁月沉淀的醇厚绵长,更有对“让老百姓喝得起、喜欢喝”的初心与坚守。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