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利率下调 灵活配置上行 恒友汇《全球指引》“三阶配置”决胜低利率时代

同样是10万块钱,5年前后的利息差到底有大?青岛储户王优(化名)对此深有体会。

5月20日,王优一笔10万元的5年期存款到期。按2020年存钱时3.75%的年利率来算,到手利息为18,750元。若续存同样期限,当前利率却跌至1.3%,意味着10万元本金到期后,利息仅为6500元,降幅超65%。让这位掌管家庭账本的资深主妇直摇头,表示“利息没得吃了!”

“低利率时代,主动管理财富将成为投资者的必修课。”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利率变迁不仅是激活经济动能的政策选择,也是银行应对息差压力的调整之策。当“钱袋子”增速放缓,左手机遇右手挑战,如何在风险与收益间找到平衡点,考验每个人的投资智慧。

银行利率下 灵活配置上行

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积极落地5月推出的一揽子金融政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现在每吸收100元存款,成本就要1.5元以上,但贷款利息收入不到3元,不降价真的撑不住。”一位国有大行支行行长曾对媒体坦言。

面对日益增大的息差压力,银行业不得不采取行动。新一轮降息潮始于2024年下半年。国有六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股份制银行迅速跟进,中小银行也陆续补降。短短半年间,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迈入“1时代”。与此同时,央行通过下调政策利率推动LPR下行,形成“政策利率—市场利率—存款利率”的传导链条,五轮调整后,市场化特征愈发显著。

目前,国有大行五年期定存利率普遍跌破2%。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后,活期利率仅为0.05%;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利率分别为0.65%、0.85%、0.95%、1.05%;三年期和五年期则是1.25%和1.3%。

那个让普通储户“躺着赚利息”的时代,正悄然远去。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提出,强化货币政策执行和传导,维护市场竞争公平秩序,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5月20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调10个基点,分别降至3.0%和3.5%。这是今年首次下调,进一步压低了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也标志着利率加速向更低水平迈进。LPR和存款利率下调不仅有利于银行保持相对合理的净息差水平,也将有利于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争取更大空间。

银行利率向下,灵活配置向上。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指出,此次利率持续下行反映了银行业面临的息差压力,也体现了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复苏的决心。个人投资者需要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策略来应对低利率环境带来的挑战。

“三阶配置” 平衡资产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适度宽松”,这是时隔14年后我国货币政策基调的再次转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延续“适度宽松”基调,提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而年初至今,外需趋于放缓,国内稳增长、扩内需的压力仍存。国家统计局5月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至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毋庸置疑,低利率政策在短期内将释放出强大的经济刺激效应。LPR和存款利率下调为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促进投资和消费争取更大空间。

融资成本的降低,可为企业扩张提供“廉价弹药”;房贷利率的下调,也将减轻购房群体的还款压力;从政府层面来看,超低利率环境也为财政赤字货币化创造了空间。回顾新冠疫情期间,全球近200个国家正是借助低利率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然而,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低利率的红利背后,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长期处于低利率环境,企业容易陷入“规模崇拜”,忽视核心技术迭代;个人高杠杆购房行为往往透支未来消费能力;若政府债务扩张缺乏增长支撑,则有可能陷入“债务—通胀”的恶性循环。

低利率时代下将对金融资产价格、居民资产配置产生深远影响,也让投资者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认为,破解低利率困局的钥匙,在于个人理性、企业克制、政府远见的有效协同,在“刀刃”上寻找平衡。

恒友汇《2025上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指引》认为2025年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宽松。一方面,当前国内实体融资成本依旧高于回报率,利率中枢仍有下行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内需修复动能依旧有待呵护,在2025年财政加力背景下,需要宽松货币环境支撑。并提出“权益(中国A股为主,美股适度参与)>黄金>债券”的优先级配置建议,彰显了宏观政策研判的前瞻性。

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建议普通投资者采用“三阶配置”:构筑防御层,持有货币基金或短期国债,保障流动性;强化增值层,配置指数基金、REITs等权益类资产,利用复利效应对冲通胀;夯实避险层,布局黄金、数字货币等另类资产,抵御系统性风险。

低利率时代绝非简单的经济周期波动,而是全球经济结构转型的缩影。机遇带来“春汛”挑战如同“冰川”,都将坚定地重塑经济地貌。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利率变革中,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始终坚信,唯有主动适应、理性应对,方能在不确定性中捕捉确定性,实现财富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