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网红研究报告:“算法造神”是误读

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见证了不少网红的走红。这些原本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迅速走红,互联网上也诞生了所谓“平台或算法造神”的说法,即认为网络平台可以利用算法轻易决定某个人是否走红。这些网红走红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算法在其中的作用是什么?

12月19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布《廓清平台算法想象:网红成长轨迹与驱动要素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报告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案例和数据,揭示了影响网红成长的多维因素,包括内容的精良、社会情绪的共鸣、主流媒体的报道、社交媒体的热搜以及政府在文化旅游方面的支持等。

报告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李彪教授指出,在网红产业中,优质内容和创新表达始终是核心竞争力。多数网红并不是一夜成名,而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和打磨,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这一过程中,算法作为信息匹配工具,能够提升内容的可见度,但它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力量,更无法随意捧红一个人。

图片1.png

图注:《廓清平台算法想象:网红成长轨迹与驱动要素分析报告》

多因素影响网红走红,媒体报道、热搜是“出圈”关键

经过梳理典型网红的粉丝上涨时间点,报告发现,大部分网红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粉丝缓慢积累的阶段,而在某一时间点后开始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还有部分网红走红是因为他们创作出了爆款内容。在61位网红案例中,42个受到过主流媒体报道,占约69%。这显示了主流媒体对网红影响力扩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上热搜也是网红实现粉丝增长和破圈传播的关键力量。报告显示,在61个网红中,42个上过微博热搜,与主流媒体报道数据几乎一致。其中,登上热搜超过100次的网红占比31.1%,最高热搜数可达1935次。报告对网红涨粉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是否上热搜能够显著影响网红的30天内涨粉情况,即上热搜能够助推涨粉并实现破圈传播。与此同时,一些单月涨粉超过500万的创作者由于没上过热搜,缺乏主流媒体报道,则未能触及更广泛的圈层,为大众所熟知。

报告指出,政府扶持与文旅需要在部分网红走红过程中发挥导向作用。近年来,各地愈发注重培养本土网红,促进文旅经济发展。报告认为,地方与网红的合作,不仅提升了网红的知名度,也为网红成长提供了长期支撑。有些网红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

除此以外,报告还分析了内容质量、算法推荐、社会情绪、粉丝互动、MCN机构支持等影响网红成长的要素。其中,算法推荐在网红走红中起到重要的匹配作用,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算法全知全能”是误读,平台没有能力和意愿“造神”

随着越来越多网红走红,尤其是素人网红因某一爆款内容或契机,迎来“泼天的流量”,出现了一种观点,认为“网红是算法造出来的,或是平台选出来的”。报告认为,算法固然能够提升优质内容的可见性,但它并不具备决定性的力量。上述说法反映公众对算法的一种直观但片面的理解。

图片2.png

图注:报告分析网红成长驱动要素

报告指出,平台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造神”。一方面,由于创作者数量庞大,平台不会冒流量反噬的风险,与某一网红深度绑定。另一方面,网红的成功主要取决于用户和市场的偏好,需要热点事件、社会情绪、粉丝基础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从商业理性的角度来看,平台和网红应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优化竞争环境,规避失格风险,促成不同类型网红多样化发展的局面。

为什么人们会对算法存在偏见?报告分析,由于推荐算法的复杂性,理解门槛比较高,用户可能会误解算法的工作原理,将推荐机制视为“读心术”和信息窃取,甚至认为算法时刻监控自己,最终制造出社会与个人被算法所困的幻象。事实上,算法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是个体行为的反映,是用户偏好的镜子。

如何理性看待算法?报告解释,算法的价值在于促进信息高效分发。“算法全知全能”是一种误解,忽视了平台用户和创作者互动的复杂性。算法推荐的目的是通过个性化推荐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平台无法将全部流量集中到某个创作者,无法随意地将其打造成“神”。即使某人因一条视频走红,如果缺乏持久创作能力,仅靠平台扶持难以长期获得关注,流量也会随之下降。

本次报告旨在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案例和数据,深入探讨网红成长的内在逻辑及其背后的驱动要素,澄清公众对平台算法“造神”能力的想象与误解。报告鼓励平台完善激励机制,为优质内容和创作者提供更多支持;网红则需要理解平台规则和用户喜好,以此调整创作策略,生产出“叫好又叫座”的高质量内容,与平台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