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显示,由于非正规的活体动物贸易,埃塞俄比亚每年在东部边境损失2.5亿至3亿美元。
埃塞俄比亚农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Rahima Musema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说,通过东部边境进行的活体动物非正式贸易的份额约为86%。
她补充说,技术支持有限、缺乏优质服务、缺乏现代检查以及检查站缺乏基础设施等挑战,也导致了西北、西部和南部边境的非正规贸易猖獗。
据她说,“推动非正规贸易的主要因素是缺乏提供服务、了解问题、缺乏市场信息和缺乏满足进口国需求的检疫。”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不影响边境社区的政策干预来减少非正规贸易。
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和苏丹是埃塞俄比亚非正式贸易的主要目的地,这些贸易包括活体动物和其他农产品,如芝麻、大蒜、扁豆、蚕豆、红辣椒和苔麸等。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Desalegn Begna说,活体动物的非正式贸易严重影响了该国的外汇收入。
这也导致了国内日用产品的通货膨胀,给国民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控制这种情况,政府通过贸易和区域一体化部的协调,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牲畜贸易政策,并提交给部长会议批准。”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中央统计局的数据,到2020年,埃塞俄比亚有6500万头牛、4000万只绵羊、5100万只山羊、800万只骆驼和4900万只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