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在经历了一轮突飞猛进的扩张之后,由于市场供需格局改变开始进入调整期,受此影响新能源行业整体股价年内最大跌幅均超过5成,而新能源相关设备行业的股价也被迫整体下跌,包括海目星在内的多家激光设备类企业股价表现低迷,年初至今的平均跌幅超过 30%。
面对行业周期性调整,如何破局?海目星拿出了一套“突破”组合拳,不仅卷技术,更卷团队,提前多维度布局,只待“一举成名天下知”。
海目星,国内激光及自动化装备龙头企业,上市仅三年,年营收已经突破40亿,复合增长率超过40%,股价最高翻了2倍。在激光技术往高频率、高能量密度、高精密度的方向发展的当下,海目星已经在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新型显示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自动化、智能化综合解决能力。
新能源出海 欧美业务布局
如今,新能源行业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竞争周期,锂电智能装备企业需要持续革新工艺,往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增效方向发展,缩短产能交付周期。同时,墙内开花墙外香,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升温,欧洲、北美纷纷加快本土动力电池产业链部署,相关的锂电设备类企业开始海外市场布局。
海目星也早已瞄准海外市场进行开拓,目前已经在韩国、欧洲、北美有业务布局。为应对全球规模化的交付,海目星激光已经形成行业领先的交付组织能力。同时,分别在深圳总部、常州、江门和成都建设了四大生产研发基地。
据了解,结合海外市场和客户的综合情况,海目星在全球业务已经完成了相应的业务规划并按计划逐步落地,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均设有子公司。
豪华专家团队,打开市场想象空间
新能源锂电出海,是海目星全球化战略的第一步,引入具备国际视野的行业高端人才,则是海目星创新发展中更重要的一环。
在海目星日前公布的一份全新董事会成员名单中,9位新任董事有6位是博士,其中还包括了1名院士和3名博士后。超豪华的博士阵容中有两位外籍专家的加入,更是吸引了市场的注目,LIANG HOUKUN(梁厚昆)拥有超10年中红外超快激光研究经验,逾20项专利的光学科研人才,任海目星成都研究院副院长, Guofu Zhou(周国富)光电显示材料与技术领域著名专家,全球电子纸显示技术主要发明人之一,担任海目星首席科学家。
中红外激光和光电显示两位不同领域顶级专家的加入,不仅给海目星注入更高的技术研发实力,更引发了市场猜想。激光应用领域广泛,海目星由3C电子激光业务起家,后续陆续布局了钣金切割,锂电池、光伏等不同业务领域,而且每一波行业的浪潮都被稳稳踩住。不难推测,一向技术研发实力领先的海目星或许正在发布向更多光学领域涉足的信号,以期能提前抢跑更多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小的行业赛道。
光伏激光行业龙头,领先工艺技术效能再提升
此外,在给工艺技术提升上,海目星自研产品也屡有突破。
尤其是光伏领域,海目星进入时间仅2年,就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力,拿下了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知名客户订单,在TOPcon领域的市占率已达40%,与头部企业帝尔激光形成双雄格局。
技术提升上,海目星更是领先一筹。继2022年首创TOPCon激光硼掺杂技术之后,通过不断优化材料和工艺,海目星再度提升了激光辅助快速烧结技术(LAS)效能。有数据显示,在同行相关技术提效水平普遍卡在0.2%水平时,海目星LAS技术可以助力光伏客户产线提效整体达到0.3%以上。
海目星能够实现技术领跑同行,与其重视研发投入密不可分。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海目星研发投入3.52亿元,同比增长28.28%。其中,大部分研发投入用于新兴产业新技术、新应用的探索与研发。目前公司在职的研发技术人员已达3900多人,约占公司总人数的49%。相比之下,今年前三季度,其可比竞争对手的研发投入分别为:锐科激光2.29亿元,帝尔激光1.61亿元,德龙激光7473.84万元,英诺激光5229.41万元。
据了解,海目星目前已经申请专利1265项,其中与光伏相关的专利达107项。
定增助力二次腾飞
随着业务规模增长,海目星的营收规模及在手订单也在快速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至2022年各期末,公司在手订单(含税)分别达到17亿元、51亿元、81亿元,同比增长112%、200%、59%。截至2023年6月末,海目星在手订单约85亿元。
为了应对订单激增,完成对客户的正常交付以及储备更多先进技术,海目星开启上市后的定增计划。
今年9月,海目星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光伏、动力电池、消费电子和自动化设备扩产以及补充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现金流,以期实现公司财务结构优化,增强公司研发创新以及抗风险能力。
目前,海目星的定增申请已经获得上交所受理,并对上交所下发的审核问询函进行了详尽的回复。有券商投行人士分析,今年监管层出台多项再融资优化新规,整个市场的定增受理都已趋缓,已获得受理的公司等待批复可能会需要比以往更多时间。海目星方面也表示,定增正在有序推进中。
有市场认识指出,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充裕的现金流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可以扩大产能规模、也能投入更多研发,实现产品创新。近两年来,装备制造企业纷纷开启了募资,就是为了储备新技术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对海目星而言,如今不论是技术储备,还是人才梯队,又或是产品开发都已齐备,如若定增获批将极大地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助力公司开启的新一轮发展周期。
而对于公司未来发展前景,从公司高层到企业自身都极为看好。实控人也是董事长的赵盛宇在超过解禁期之后,并未卖出公司一股,一直坚定持有。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公司还推出了回购计划,截至2023年11月2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241.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850%,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