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在西非经共体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增至62.7%

2022年尼日利亚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WAS)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份额增长至62.7%。

西非经共体投资和发展银行(EBID)周一发布的《2023年西非发展展望》(WADO)揭示了这一点。

报告还显示,西非的贫困状况在2022年进一步恶化,有工作的贫困人口在2022年增加了3.9%(540万人),达到1.423亿人。

该报告的主题是“喜忧参半的前景:债务危机、增长乏力和通胀下降”。

根据该报告尼日利亚将其在次区域GDP中的份额从2021年的60.6%增加到2022年的62.7%,代价是科特迪瓦、加纳和西非经共体其他国家,其中加纳是最大的输家,从2021年的10.9%降至2022年的9.6%

加纳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经济活动增长疲软和本币疲软,后者助长了通胀螺旋上升。

它补充说:“此外尼日利亚在2020年经济陷入负增长之后,在2022年实现了连续增长。尼日利亚的名义GDP约占该次区域的62.7%。”

然而该报告补充说:“从更积极的方面来看,尽管社会经济环境非常动荡,但西非经共体成员国在2022年没有出现负增长。”

它补充说:“利比里亚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经济衰退后,继续走在2021年开始的正增长道路上,而马里、尼日尔、多哥、佛得角和冈比亚这五个国家在2022年实现了比2021年更好的增长,几内亚在2022年保持了2021年的增长。”

此外报告指出,“高生活成本和随之而来的实际收入下降也导致了西非次区域工作贫困人口规模的扩大。”

报告还指出工作贫困人口的规模在2022年增加了3.9%(540万人),达到1.423亿人。尼日尔(4.9%)的就业贫困人口增幅最高,加纳(2.8%)的就业贫困人口增幅最低。

预计2023年次区域GDP增长率较低,物价水平仍然居高不下,这将导致劳动贫困人口和整体贫困人口的规模进一步恶化。

在进一步评论西非分区域日益严重的贫困问题时,该报告指出尽管债务状况不断升级,但贫困仍然普遍存在。

部分原因是当前的社会经济冲击导致该次区域失业状况恶化,大多数国家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失业率都将上升。截至2022年底,该次区域的平均失业率为4.32%。

国际劳工组织(ILO)预测,随着各国努力应对相当严峻的社会经济挑战,情况将在2023年恶化。预计到2023年,该次区域的平均失业率将小幅上升至4.42%。

该报告还指出,该次区域在2023年将继续经历放缓但仍处于高位的通货膨胀,这将给财政和货币当局带来货币政策困境。

EBID主席George Agyekum Donkor博士表示,2023年版《西非发展展望》的主题是“喜忧参半的前景:债务危机、增长乏力和通胀下降”,强调了西非经济在2023年将面临的喜忧参半的命运。

Donkor表示成员国将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因为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步履蹒跚,这表明创收可能继续受到影响。

金融市场提供了近乎令人望而却步的利率,给财政当局带来了中长期财政成本,并限制了整体经济活动的增长。经济活动增长放缓将导致失业和贫困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有意识地努力解决影响该次区域宏观经济基本面的挑战,同时减轻宏观经济失调对社会中最脆弱群体的影响。

我们更有必要进行财政整顿以缩小赤字,控制公共债务的上升。还有必要强调以当地货币为基础的区域内贸易,以此作为改善该次区域冲击的共性、减少经常账户余额和储备头寸压力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