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体系的趋势“去美元化”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得益于快速转变的全球经济秩序。中国的战略包括将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去美元化”作为其优势地位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元的统治可以追溯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议》,当时它在国际贸易和中央货币储备中取代了英镑,同时也导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从那时起,美元就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并作为主要的全球储备货币。

目前,84%的跨境交易以美元进行,58%的全球外汇储备以美元持有。在国际交易中使用美元,使美国通过SWIFT金融转账网络获得了相当大的监督权,赋予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影响,并有能力对外国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美元的这种主导地位导致了它在全球动态中的武器化,直到1999年,欧元的引入对其地位提出了质疑。欧元迅速成为欧洲金融体系的唯一媒介,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得到了推广。因此,以美元为基础的货币储备比例从2001年的71%下降到了2022年的58%,其中欧元占20%,其次是日元占5.5%,英镑占4.6%,人民币占2.7%。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实力持续飙升,挑战了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地位。中国在非洲、亚洲和欧洲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加上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实施的强制性经济政策,引起了依赖这些机构的国家的担忧。背负美元债务的国家由于利率上升和美元升值而面临困境,迫使他们寻求替代方案。

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冲突之后,美国和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呼声。面临经济制裁的俄罗斯转向了中国,推动以人民币结算的能源贸易,而不是使用美元。印度、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与中国签订了用人民币进行相互贸易的协议。

金砖国家平台——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正积极推行去美元化,推出自己的货币。金砖国家的GDP总量达到了28万亿美元,不仅超过了美国,还超过了整个七国集团的总和。该集团计划进一步扩大,可能会再纳入20个国家,这将进一步加强去美元化进程。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151个国家,覆盖近75%的世界人口和超过一半的世界GDP。中国在“一带一路”地区的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方面也有重要往来,2022年双边贸易额高达9700亿美元。随着“一带一路”和东盟地区贸易的扩大,预计金融体系将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从而进一步挤压美元的空间。

2016年,中国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标志着经济实力从美国向中国的巨大转移。亚投行拥有92个成员国,包括美欧盟友、中东国家和印度,对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构成了挑战。

尽管美元普遍下跌,人民币在全球货币矩阵中崛起,但某些因素限制了在不久的将来用其他货币完全取代基于美元的储备。这种转变可能会影响汇率,并导致国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日本、中国和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继续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确保了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持续主导地位。

金砖国家尽管有潜力,但只提供了全球总产出的23%和贸易的18%。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即使他们引入了共同货币,其包容性的贸易也不能局限于块状成员,隐含着对美元的依赖。

虽然以美元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本质上是剥削性的,未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项目解决较弱经济体的贫困问题,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它确保了国际市场的金融稳定。人民币和其他货币成为储备货币还需要一段时间,全球金融体系将密切关注中国其他金融选择的运作,包括利率、抵押品条件和新兴金融安排的可信度。

像巴基斯坦这样经济脆弱且依赖西方金融体系的国家,必须做出有意识的决定,因为它们愿意参与去美元化进程,特别是在与新兴的中国全球金融体系相关的贸易交易和外国投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