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尤其是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正准备采取措施,让它们的部分出口产品无法进入欧盟,除非制造商能够证明其产品的环保资质。
一些人嘲笑欧盟的政策是一种贸易壁垒,而另一些人则说,这可能会迫使原产国更快地转向更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这项被称为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的政策将于2026年开始逐步生效。
欧盟辩称,其目的是防止“碳泄漏”,即国内产业转移到海外以逃避代价高昂的排放标准,从而确保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以保持欧盟产品的竞争力。
运往欧盟的不符合规定的商品将被征收特别税。最初,该政策只针对水泥、电力、化肥(如硝酸、氨和钾)以及钢铁和铝产品。
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沙克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称,在东盟成员国中,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将是受进口限制影响最严重的两个国家,因为这两个国家向欧盟出口大量钢铁和铝。
3月20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和工业部部长YB Tengku Zafrul Aziz告诉《雅加达邮报》,他认为该政策不公平,认为欧洲国家不能指望东盟国家遵循他们的过渡时间表。
他说,这项政策将迫使企业加大投资,以达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标准,而只有大公司才有资源来达到这些标准。
“遵守是有代价的。所以,这需要时间。较小的公司将更难做到这一点,”Zafru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后来补充说:“我对欧盟新的CBAM规则感到担忧,该规则将于今年开始(准备)。”
同样,印尼贸易部政策机构负责人Kasan Muhri周四对《华盛顿邮报》表示,该机构预计该政策将导致出口下降,尤其是钢铁出口。
目前,政府认为除了金属产品之外没有任何威胁,因为该国没有运输CBAM列出的任何其他商品。
他说,印尼已做好充分准备,预期该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包括可能扩大到其他商品。
他解释说,该国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碳排放,例如实施碳交易,并根据《巴黎协定》略微提高其国家自主贡献来减少排放。
亚洲开发银行(ADB)东南亚总干事Ramesh Subramaniam周四告诉《邮报》,该政策可能对东盟经济体产生重大影响,其中许多经济体仍然依赖化石燃料作为主要能源。
他在巴厘岛举行的东南亚发展研讨会(SEADS) 2023:想象一个净零东盟会议间隙接受采访时说:“考虑到我们真正在考虑改变燃料结构所带来的好处,将会有重大收益。”
他援引研究表明,东盟国家仅通过到2030年关闭燃煤电厂并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每年就能获得2400亿美元的净收益。他补充说,过渡推迟得越久,这些收益就会被推迟。
他说:“只要解决能源问题,就能实现节约。”
他说,亚行对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和菲律宾的评估非常有希望,这些国家正在如何实现其NDC目标,包括参与能源转型机制,提前淘汰燃煤电厂。
但他承认,要取得理想的进展,需要更多的投资,无论是公共投资还是私人投资,而且需要时间。
他说:“我们实际上对各国(的定位)相当满意,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显然需要提高对能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