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ESG发行的强劲势头不受全球下滑的影响

在去年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得益于强劲的本地需求,亚洲的可持续融资得以维持。银行家们表示,一系列去碳化项目可能会在2023年保持交易的流动。

根据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去年亚太地区与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主题相关的债券发行总额为1420亿美元,略低于2021年1440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

相比之下,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发行总量下降了30%甚至更多。

参与者表示,亚洲2022年的发行在供应方面受到亚洲能源电网绿化的艰巨任务的推动,以及主要发行国中国的低人民币利率(国内机构的投资支撑了价格)的推动。

巴克莱(Barclays)亚太可持续资本市场主管Atul Jhavar表示:“本币发行的增加弥补了跨境市场的下滑,跨境市场的情况与全球情况类似。”

“我们看到了很多ESG标签的问题,尤其是人民币等货币。”

2022年,中国实体在亚太地区发行了59.3%的ESG债券,发行总额达840亿美元,较2021年的800亿美元增长约6%。发行机构数量小幅上升,从279家增至281家。

中国的利率背景对发行者有利。与受通货膨胀冲击的西方国家相比,亚洲的利率保持在更低、更稳定的水平。中国三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美国为3.9%。

韩国排名第二,去年发行了200亿美元的esg相关债券。菲律宾发行的债券增加了一倍多,达到近80亿美元。

法国巴黎银行资产管理公司(BNP Paribas Asset Management) ESG高级分析师Xuan Sheng Ou Yong表示,保险公司、主权财富基金和养老基金等本地买家提供了需求。

他表示::“亚洲国内资本市场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如今已相当深入。因此,对本币(债务)的需求持续强劲。”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债务市场动荡,ESG发行量去年下降,而投资者十多年来首次从致力于可持续投资的基金中撤出资金,因为他们排除的化石燃料类股票价格飙升损害了它们的相对表现。

与欧洲相比,亚洲市场规模较小,也不太成熟。欧洲去年的融资总额为3400亿美元,而发行可能会面临中国即将出台的打击“洗绿”行动的挑战。

但分析人士表示,绿色承诺的规模之大,比如中国承诺到2030年将风能和太阳能产能提高近一倍,意味着需要大量融资。

马来西亚银行证券(Maybank Securities)股票研究主管Thilan Wickramasinghe表示:“为了让(供应链)去碳化,煤炭需要被替代能源取代,而为这些趋势提供资金的资本要求,可能会推动更多的可持续性投资流向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