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加控金融市场

中国股市再度暴涨,上证指数(Shanghai Composite)在过去半年内飙升10%多。许多公司的股票在这段时间内的上涨幅度超过50%。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仍像过去一样在放缓。这让人想起中国股市2015年上涨与经济增幅不对称,并最终崩盘的景象。

世界实践表明,股市在危机爆发前总会暴涨。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日韩两国就是这样,2008年的美国同样如是。虽然由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准入有限,中国股市因而仅对世界市场产生间接影响,但包括普通中国股民在内的本土投资者的资金可能处于威胁之下。

1990年,中国首个证券市场在上海揭牌,起初参与者们只有专业投资者和经纪人。但人们的财富在日渐增加,自然就会寻找资本保值和增值的办法。鉴于银行业已经无法像过去一样为人们提供哪怕是超过通货膨胀速度的基本理财产品,所以人们就开始把资金投入相邻部门,于是影子银行应运而生,这是一种类似信托和资金市场基金的非银行机构,以提供高于银行利息的方式揽储,并发放贷款。而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房地产市场成为具有前景的投资方式,在过去十几年来,房地产市场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极快速度发展。而第三条保值增值道路,则是把资金投入股市。居民储蓄资金开始逐渐从银行业流入股市,开始形成金融泡沫。国家通过实行自然人限购第二套房,在买入住房后限制出售时间等措施,几年来一直在企图戳破房地产市场泡沫。同时,国家通过制定互联网贷款平台监管规则,甚至是禁止开展某些活动,如禁止所有形式的首次代币发行(ICO),来打击影子银行。

中国股市崩盘将对整个经济显现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并不是事实。可以说,股民主要是在2015年惨遭损失。问题在于,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交易的绝大多数股票都是国有公司的股票。而对于国有公司来说,在股市上募集到的资本并不是他们主要的资金来源。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指数(Free-float market capitalization-weighted index)可以勾勒出全景: 除去战略投资者、高管和国家拥有的股票外,处于自由流通中的股票数量。按照《金融时报》的数据,中国的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指数不超过38%,美国是94%,日本–75%。但不能说,中国的情况就是安全的。问题不仅在于此,这威胁到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