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综保区“区内直转”业务落地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从“非保税货物”到“保税货物”不出区即可切换身份,如此,浙江鼎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每年即可节省物流成本约100万元,货物通关时间也由原来的1小时压缩至20分钟内。11月18日,记者从温州海关获悉,温州综合保税区内鼎捷物流一批后续将出口的金属货架在全程未出仓库、不需进出综合保税区卡口的情况下完成了身份切换,这是温州综保区完成的首单“非保转保税”形式的“区内直转”业务,标志着“区内直转”业务在温州综保区全面落地。

“以往我们如果想将一批非保税货物转为保税货物,需要将货物装车运出综保区,再重新报关、检验、入区。”鼎捷物流总经理王启铭表示,办理“区内直转”业务后,企业的货物可以在仓库内设置专门“待检区”,无需出区便可接受监管,可为企业节省仓储、运输装卸、货物损耗多方面成本。

“区内直转”业务是指对综合保税区内实施分类监管的非保税货物申报转为保税仓储货物的,或保税仓储货物办结海关手续后申请以分类监管方式继续在区内存储的,允许完成报关手续后,直接核增(减)海关账册,不要求实货进出卡口的管理模式,是海关支持企业对非保税货物与保税仓储货物实施灵活转换的一种创新监管方式。

综合保税区是开放层次高、通关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区内优惠政策包括入区退税、进口保税、区内货物自由流转等,能够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温州综合保税区位于温州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于202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以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为主导产业,是温州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自2021年3月31日封关运营以来,温州综合保税区已有注册企业81家,不断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格局。

为切实落实好海关总署《推动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综保区迈入高效监管新阶段,温州海关积极指导企业运用“区内直转”模式,以数据替代货物“跑腿”,货物不用实际进出卡口,可有效节省货物在“保税”与“非保税”之间进行状态转换的时间以及进出卡口装卸、转存仓库等系列费用,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