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产业同比增长16.2%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11月12日,记者从温州市新能源产业链办公室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16.2%,增速位居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今年以来,温州聚焦新能源产业布局优化,先后出台《2025年全市能源保障政策》《温州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等文件,构建起“一核引领(龙湾)、两地协同(海经区、苍南)、多点支撑(洞头、乐清、瑞安、永嘉、龙港等)”的发展格局。核心区龙湾,集聚储能电池产能26GWh,带动正极材料、隔膜等配套产业本地化;协同区海经区、苍南形成风电整机产能,金风科技深远海风电基地、运达股份16MW级海上风机产线已投产;支撑区洞头深远海风电母港、乐清光伏组件、瑞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蓬勃兴起,“一地一集群”特色鲜明,推动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群集聚”跨越。

新能源重点项目推进成效显著,今年多个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如三澳核电二期获国务院核准,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伟明盛青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先后开工或投产;前三季度,三澳核电投资完成率超140%,苍南1号二期海上风电首批8台风机并网,永嘉、泰顺抽水蓄能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100%;金风科技首批两台4.5兆瓦风电机组出口巴基斯坦。当前,深远海风电母港陆域与码头工程同步提速,正联动科研机构推进研究院落地,加快形成“一链四高地”发展格局。

温州还通过举办2025漂浮式海上风电大会等活动,助力企业链接全球资源。与此同时,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启动建设。在应用示范方面,乐清柳市、瑞安曹村入选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县乡名单,为农村充电网络布局提供“温州样本”。

值得关注的是,温州新能源产业推动电力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今年1月至9月,温州市累计发电量516亿千瓦时,继续超过用电量(507亿千瓦时),电力净输出格局巩固。“十四五”以来,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23%提升至41%,预计2030年将超50%。

温州将锚定“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目标,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推进三澳核电、抽水蓄能等42个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能源产业完成年度投资290亿元目标,推动全市新能源产业2025年规上产值超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