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14日傍晚时分,在云和县大坪社区附近的高速桥下,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运动空间,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锻炼。
大坪社区成立于2015年,是云和县最大的异地搬迁安置点。“经过多年搬迁建设,社区已集聚来自10个乡镇(街道)的7000多名搬迁群众,这些年各类公共配套服务也不断健全完善。”大坪社区党委书记毛少岳说。
大坪社区是云和县聚力打造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的一个缩影。针对山多地少、村多人散等实际情况,2001年云和提出“小县大城”的发展战略,通过做大做强县城以形成集聚经济与辐射带动效应,实现县域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
20多年来,云和县持续推进“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大搬快治解危清零”“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累计完成4.1万名农民的异地搬迁工作,实现近60%的农民下山转移,全域80%的人口集中在县城,93.4%的学生在县城接受教育。
人口聚集,带来了产业的兴盛。七巧板、八音盒、积木城堡……云和县木玩展示馆中,琳琅满目的木制玩具代表着这座小城的产业名片。从20世纪70年代杂木加工起步,云和县逐渐发展形成木制玩具特色产业,目前在全球木玩市场占比达40%左右。
云和1100多家木制玩具企业中,80%由下山农民创办,这些企业又进一步解决了70%下山农民的就业问题。
除了传统特色产业,一批“小而美”的科技型企业也在当地孕育成长。浙江兴昌轴承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一颗颗直径大小不一的钢球在生产线上滚动。
公司总经理谢伍富说,创业30余年,企业一直专注在“山坳坳”里做钢球。如今,公司产品已在高转速、高载荷、低噪音等细分钢球领域,确立了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企业也于2021年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云和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木玩产业为基础,稳步推动产业能级提升,近年来,云和引入了晶圆制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项目。同时,加大对农业、文旅等富民产业的引导培育,以产业为新型城镇化夯实基础、积聚动能。
连日来,云和“流动供销致富车”车主雷希云前往崇头山区上门收购村民种植的农产品。这个流动小超市,每天进山平价卖货,也把高山上的“山货”送进城。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云和山区上演。在生产生活不便的偏远乡村,云和在全省率先实施“共富大篷车”项目,在人口集聚村设立“云农销”收购点,上门收购山区群众“山货”,并通过“流动便民共富车”将“山货”收集并销到大城市,帮助山区群众销售农产品380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云和还创新整合“流动供销致富车”“智慧流动医院”“爱心助餐车”“邮车”“农村客运”“流动慈善服务车”等系列流动服务,实现跨部门整合、跨业务协同,优化山区公共服务“十助”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偏远山区公共服务集成化、精准化、均衡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