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盛夏忽已暮,浅秋正渐浓。眼下,三季度即将过去,世界互联网大会也已进入“百日冲刺”阶段,桐乡乌镇这片创新的沃土火力全开,全力冲刺三季度收官战,力争交出一份更加亮眼的成绩单。
这份底气来源于今年上半年打下的扎实基础。全镇GDP增速稳健,达到6.7%;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6%,工业“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招商引资工作迎来突破,一批新业态、新项目纷纷落地,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今年上半年,乌镇以“六干”作风为指引,扎实推进“国际互联网小镇”建设,用实打实的数据诠释了发展的“稳”“进”“拼”。
如何再创佳绩?看,在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创新动能持续迸发,正以全新姿态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精准发力,链动产业新生态
3.97寸全球首款高清电子价签、37寸条形屏、4.2寸仓储标签……日前,记者走进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柔性电子材料园(一期),刚启用的“浙江电纸世界展厅”科技感拉满,各类电子纸产品整齐陈列,尽显新型显示技术的应用活力。
作为广东志慧芯屏科技有限公司在长三角的重要布局,“浙江电纸世界展厅”的启用意义非凡。这家国内首个掌控国产电子纸全产业链的创新企业,落子乌镇后计划建设数字化零排放无线显示制造项目,聚焦电子纸研发生产,打造新型显示产品及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核心阵地。
“依托世界互联网大会窗口,展厅将成为服务华东乃至全球客户的关键据点,助力推广电纸芯屏技术与应用方案。”志慧芯屏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陈烁介绍,项目生产的电子纸显示驱动底板,搭载2.2毫米超窄边框高分辨率、3.98英寸带R角高清两项全球首创技术,已应用于华为、小米手机。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生态价值:1片电子纸相当于替代1000万张传统纸,能节约纸张约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吨、节约耗电5.2万千瓦时、减少树木砍伐160棵。
当前,项目推进正蹄疾步稳,除了展厅启用外,项目一期千级洁净厂房也已完成装修,生产设备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今年10月中下旬即可连线投产。按照规划,项目一期、二期总投资预计达1亿元,整体达产后年产值有望突破5亿元。
“电子纸技术的超低功耗、绿色环保等特性,与乌镇绿色、智慧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乌镇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展厅启用标志着乌镇在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上迈出坚实一步,将推动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聚地。
近年来,乌镇聚焦“三智一网”(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产业,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资源,推动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产业集群效应。
除了志慧芯屏,洪昕德立的落户也是乌镇加快打造产业集群、深耕产业链招商的生动缩影。这几天,洪昕德立乌镇项目相关负责人正马不停蹄地对接厂房装修方案,这家来自深圳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计划逐渐将全部生产基地迁移至乌镇,在长三角的沃土上开辟全新发展空间。
这场跨越千里的产业迁徙,源于乌镇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对产业链的精准深耕,也得益于普渡机器人的“牵线搭桥”。
“普渡机器人是商用服务型机器人研发生产龙头企业,项目落户后,我们便排摸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一步完善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乌镇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洪昕德立正是重点推荐项目。
在普渡机器人引荐下,乌镇招商团队赴深圳深度沟通,精准对接企业扩产需求,最终坚定其搬迁决心,“乌镇地处长三角中心,能让我们快速服务宁波、上海等地客户,缩短服务半径、提升响应速度。”据悉,项目将于今年10月开始试生产。
高效赋能,跑出项目加速度
连日来,在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鸿盛路西侧、花石东路南侧地块,总投资超10亿元的南都电源乌镇新能源锂电池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正酣。
“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筑施工,有望年底实现厂房主体结顶。”望着即将拔地而起的制造基地,南都电源·浙江宏鑫锂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斌欣喜地说道。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5.6GWh新能源锂电池的产能,预计年产值近50亿元,乌镇也将成为其民用锂电池产品主导地。
据了解,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蓄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销售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这个全新的项目,不仅将为“乌镇之光”及长三角数据中心集群助力,更将带动电动自行车、低速电动车等民用锂电产业集聚发展,全面激活桐乡“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生态引擎。
“企业总部位于杭州,与乌镇毗邻。经过多轮考察后,乌镇优越的营商环境和高效的政务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我们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蒋斌感慨,“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2个多月,这样的‘乌镇速度’证明了我们的选择没错。”
诚然,作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南都电源选择落户乌镇,既充分彰显了企业的战略眼光,更是对乌镇发展环境与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回顾项目落地过程,堪称“高效典范”——从项目初步对接到正式签约,仅用34天便敲定细节;从签约达成到破土动工,仅耗时37天……71天实现“从0到1”的突破,背后是乌镇项目推进组的“即刻响应”。
在得知项目方对场地地势高度有特定要求后,乌镇项目推进组紧急盘点辖区土方资源,并与市域内多个在建项目沟通协调,以最快速度填埋土方约10万方;在面对施工便道出入口这一问题时,项目推进组仅用2天便协调给出了具体方案,用高效服务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
乌镇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以项目为王,全程攻坚抓进度,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质效双提升。同时继续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纽带,以新能源和数字经济为“双翼”,一方面招引锂电池材料、储能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深化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领军者合作,携手共建“数字乌镇”生态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