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记者7月22日从温州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温州新能源产业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其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7.7亿元,同比增长18.1%,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为全年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温州海经区、洞头、苍南等地的新能源产业布局的持续深化。其中,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洞头核心区作为重要基地作用凸显,各区域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为产业增长提供了稳固的空间支撑。
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全市新能源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6.8亿元,核电、风电、光伏、抽蓄、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3.41亿元。其中,已有36个5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另有5个项目也将在9月底前全部开工,完成新能源产业投资近300亿元。
海上风电占全市新能源产业1/3以上,发展态势喜人,目前,全市规划容量超2000万千瓦,占全省一半以上。按照“资源+产业”“引进+本土”的模式,金风、运达、远景等风电链主企业持续发挥引领作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如金风科技去年成功组装下线全球最大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首批两台4.5兆瓦风电机组已出口巴基斯坦,进入国际市场;今年上半年,金风科技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更是有突破性进展,全自主研发的16+兆瓦漂浮式机组在7月19日下线;由金风科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6家产业链龙头企业、5家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落户温州,并启动建设,进一步巩固了温州在海上风电领域的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去年温州累计发电量665亿度,首次超过全社会用电量627亿度,实现了从输入地到输出地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为今年上半年产业的持续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温州能源结构也持续优化,目前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为19.7%(绿电占比也为19.7%,不含核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下半年,温州将以建设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为统领,继续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产业链和“一核两地多点”产业布局,力争2025年全市新能源产业规上产值超1900亿元,达到2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