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新区“潮汐摊位”温暖城市“烟火气”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日前清晨6时,南太湖新区清河嘉园小区A区与B区之间的道路已不见往日占道叫卖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清河广场上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摊位。“执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要找到民生需求与城市管理的平衡点。为此,我们推出‘潮汐摊位’举措,让城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康山执法中队中队长方英杰说。

据悉,为破解流动摊主治理难题、激活城市经济活力,南太湖新区综合执法分局近期推行“潮汐摊位”管理模式,通过“定点划线、定时经营、定责管理”机制,在保障市容秩序的同时,为务工人员、菜农及小微商户搭建规范化经营平台。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凤凰湾建筑工地、科技城片区、唯品会物流园区、七里亭小区等13个点位落地,累计设置潮汐摊位220余个,惠及摊主及消费者超2万人次,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标杆案例。

去年夏天,龙溪执法中队便联合科技城片区治理中心探索“潮汐管理”试点。针对杨家庄附近菜农与夜宵摊主“打游击”乱象,执法队员通过走访社区、对接超市,在超市周边区域划定“潮汐摊位”,明确每日5:00至8:30、14:00至19:00为自产自销时段,让菜农有了固定落脚点。“现在每天5点准时出摊,居民能吃上新鲜菜,我们也增加了收入。”菜农李大姐笑着说。

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市民生活,同时规范市容管理,龙溪街道联合龙溪执法中队对潮汐管理模式进行规范化,并推出早餐、自产自销、夜市三类潮汐摊位,在满足市民需求的基础上,为小微商户、自产自销农户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摊主有了归属感,居民得了便利感,城市多了‘烟火气’。”龙溪执法中队中队长郭飞表示,该模式实施后,片区占道经营投诉量大幅下降,周边商铺营业额也得到提升。

“‘潮汐摊位’本质是‘放管服’改革的城市实践。”新区综合执法分局表示,将持续优化“潮汐摊位”管理模式,推广“潮汐摊位2.0”版本,探索“摊位积分制”“星级商户评选”等激励机制,让“潮汐摊位”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温暖且有序的风景线,在保障民生、增添烟火气的同时,助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