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面对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温州以一场“开门红”彰显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和活力。市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温州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40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和0.7个百分点。这份亮眼成绩单,不仅为全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心剂”,更印证了这座改革之城在风浪中破浪前行的底气与实力。
今年一开局,温州市就果断按下“强城行动”快进键,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大力开展“十大攻坚”,千方百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一季度呈现“一产稳健、二产快增、三产提质”态势,同比分别增长3.6%、7.2%、6.4%。
温州智造强势突围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更是区域经济稳健前行的“压舱石”。在温州经济版图中,工业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一季度,工业增长态势强劲,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较去年全年及同期分别提升1.3和0.8个百分点,用亮眼数据勾勒出工业经济的蓬勃生机。
从行业看,33个工业大类中,2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81.8%的增长面展现出全面开花的繁荣景象。汽车制造、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16个行业更是以两位数的增速领跑,成为驱动工业经济高速运转的“主引擎”。这组数据,更是温州多年来深耕产业转型、推动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温州工业何以逆势上扬?答案就藏在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中。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温州敏锐捕捉行业风口,全力构建起覆盖电池研发制造、零部件生产、整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完整生态链。力邦合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家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实现电子驻车制动系统的国产化量产,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不仅让高端技术“飞入寻常百姓车”,更凭借自主研发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抢滩无人驾驶技术新赛道。其产品已获得吉利、长城等头部车企的认可。
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强势崛起,标志着温州工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5+5”产业双轮驱动战略成效显著:传统的鞋革、服装、电气等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华丽转身,智能化生产车间成为标配;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领域接连取得技术突破,为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数据印证实力,一季度,温州五大传统产业与五大战新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4.1%、14.4%的高速增长,其中数字经济产业增长15.3%,新能源产业更是以20.8%的增速加速成链,一幅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的产业升级画卷正徐徐展开。
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以旧换新政策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温州消费市场激起层层涟漪,催生出升级类商品消费的澎湃热潮。走进温州各大商场的电子产品专柜,人头攒动,消费者们手持旧手机、旧电脑,仔细询问新款产品性能,对比以旧换新的优惠力度;汽车销售展厅内,市民们兴致勃勃地规划着将燃油车置换为新能源汽车,既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又能享受政策红利,一幅消费升级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这股消费热潮不仅满足了市民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更成为拉动温州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1.5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4%。在以旧换新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新能源汽车、体育娱乐用品、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分别实现17.7%、34.7%、38.7%、43.3%的高速增长,成为消费市场的亮眼增长点。
温州人的消费热情不仅体现在商品消费上,也体现在文旅市场的繁荣。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假期、周末走进郊野乡村,开启一场亲近自然的旅行。今年春节期间,楠溪江景区更是在全国旅游景区客流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三,火爆的人气为农产品销售、农家乐经营、民宿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形成“以游兴农、以旅富民”的良好局面。
一季度温州商贸业呈现全面回升态势,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销售(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6.1%、13.9%、8.3%、16.9%,增速较1-2月显著加快,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网络零售也持续升温,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0.4%,线上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占据温州经济“半壁江山”的服务业同样展现出强大韧性。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去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势迅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8.7%;居民出行和交通运输相关行业也实现快速增长,航空运输业、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4%、11.1%,快递业务量达5.6亿件,同比增长7.2%。这些数据背后,是温州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更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投资托举发展新篇
瓯越大地春潮涌,项目建设正当时。自2025年开年,温州便以“开局即决战”的姿态掀起投资热潮。随着146个重大项目在一季度集中签约,1129亿元投资计划落子布局,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奋进之姿,奏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一季度,温州将“拼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以实打实的数据交出亮眼答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看似微增的数字背后,藏着“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千项万亿”“百项千亿”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30%,以重点项目的“一子落”带动全市项目投资增长13.7%。这组数据不仅是项目建设进度的体现,更彰显着温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坚定决心与创新实践。
投资热潮的背后,是温州对产业升级的深刻谋划与精准发力。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到新兴领域谋篇布局,温州正以投资为笔,在瓯越大地上绘就产业转型新图景。依托“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与“336X”重点产业培育攻坚行动,温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边推动电气、泵阀、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攀新”,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生产流程再造;一边聚焦新能源、生命健康等新兴赛道,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据印证成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3%,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6.1%跃升至21.5%,拉动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稳健增长9.9%,为城市发展夯实根基。
投资热潮奔涌,金融活水亦澎湃。截至3月末,温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24104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5177亿元,增长8.0%;本外币贷款余额23652亿元,增长7.0%。更值得关注的是,金融“输血”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3.2%和6.0%,为企业投资扩产、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与此同时,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码,一季度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8.9%,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在稳增长中兜牢民生底线。
一个个签约项目、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惠民举措,勾勒出温州投资兴业的火热图景。这份“拼经济”的决心与智慧,正让投资热潮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澎湃动力,为全年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筑牢根基,也为温州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