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宁波进出口总额超5638亿元

不久前,舜宇光学公布了上半年各业务板块的出货量。其中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82%,市占率超30%,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作为全球光学行业领军企业,这位低调的“名配角”,正在成为当下宁波开放型经济向高端价值链攀升的缩影。

今年上半年,全市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实现进出口总额5638.9亿元。外贸出口占全国份额首度提升至3.64%,出口“第五城”地位更加巩固。与此同时,企业拓内销、发展新业态步伐稳健。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内销产值8294.2亿元,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0.7%,增速均高于出口交货值。

产业+贸易

打造高质量出口

“商务部官宣了,江北实现‘零’的突破!”7月,当商务部官网公布2021年度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名单时,江北区商务局工作人员林颖婷几乎第一时间发现了“宁波市江北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零部件)”字样。

对江北区来说,这更像是一个“迟来的肯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作为该区第一大规上工业行业,目前集聚了相关进出口企业25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7家、上市企业3家,是全市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基地。而在3家上市企业中,就包括国内首家5G智慧工厂示范基地爱柯迪。

实至名归岂止江北一地。“算上最新入选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基地,鄞州区已经有5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了。”鄞州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仅以消费类电子产品行业为例,鄞州就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研发中心、研究院34家,院士工作站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中国驰名商标12个,出口名牌产品28个(其中国家出口名牌1个),拥有专利1.5万余项……

在宁波,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正成为优势产业和对外贸易有机结合的平台,是培育信息、营销、品牌、质量、技术、标准、服务等出口竞争新优势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出口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半年,宁波新增4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累计19个,居全国第一,获评2020年度“浙江出口名牌”83个,居全省第一。

内贸+外贸

打开发展新空间

累计销售额超7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国内销售2亿元,同比增长86%,内销占比从2019年的6.5%增加到如今的28.5%……从出口“一条腿”到内外双循环,月立集团的半年报亮点不少。

“此前我们开辟国内市场遇到过不少阻碍。去年以来,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公司另辟蹊径,利用数字化品牌营销,初步打响‘月立’‘小适’‘朗菲’等自主品牌。”“小适”品牌产品总监宋晓闯告知,按照企业发展目标,明后两年,公司自主品牌国内销售额将以年均70%至80%的速度递增。今年,仅旗下“小适”的销售额,预计可突破3亿元。

迈开内贸“这条腿”,打开发展新空间,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不甘示弱。今年“618”期间,乐歌不仅在6月1日当天创下一小时内销售额突破600万元、同比增长740%的历史纪录,还斩获了淘宝、京东、有品等电商平台升降桌品类销售第一名。

“这只是宁波众多外贸规上企业稳外贸、拓内销,实现西方不亮东方亮、外贸‘缺口’内贸补的缩影,也间接展现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宁波商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江玉兵表示,随着国内消费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步增强,无论工厂还是外贸公司,需要将视线聚焦国内市场“大蛋糕”,打起创新牌、营销牌和品质牌。

跨境电商

新业态撬动新优势

德尔塔病毒来势汹汹,东南亚疫情再度告急。

“越南港口拥堵严重,从上周四起,已经暂停接收进口集装箱了。”全球贸易通总裁陈建旭不由叹了口气,但与此同时,这个宁波商人敏锐意识到——“接下来,东南亚的电商肯定会进一步普及,外贸企业必须加快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和营销网点布局!”

一场疫情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数字化程度高、与消费者联系更紧密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相对不易受到冲击。而这样的商业敏感,与宁波跨境电商的基础、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

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排头兵”,宁波跨境电商早已跻身第一梯队。以配套“硬件”海外仓为例,全市现有海外仓200个、面积212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国1/9、1/6,其中上半年新增7个省级公共海外仓,居全省第一。今年1月至6月,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877.8亿元,同比增长29.2%,居全国前列。

上半年,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印发《宁波市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提出持续发挥跨境电商在宁波外贸数字化转型和商业经济变革中的引领作用,并定下“小目标”:未来三年,宁波要全力打造全国跨境电商标杆城市!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加快外贸转动力调结构、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以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将‘港口+制造+贸易’这个最大的资源和最大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