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经开区以产品配套引领产业链发展

据山西省商务厅消息,晋城经开区坚持以产品配套思维抓链条,在已培育形成的LED、触摸屏、机器人、智能家居4条产品短链条的基础上,今年又缩小工作颗粒度,多个产品链条之间已形成完整的生产闭环,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关键零部件再到终端产品的全要素生产能力,这种产业链闭环运行模式正成为晋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一区四园”协同发展,产业链内循环格局形成

晋城经开区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构建起“一区四园”协同发展模式,实现了重点产品链的拉通。其中,晋钢提供冷轧薄板,经富士康进行冲压、焊接加工后,为英特丽供应充电桩箱体,使单箱成本从3300元降至2850元,降幅约14%。这种供应链本地化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更将留在外地的产值牵至经开区。目前,中科创源的智能家居产品、朝惠的自动化设备也正按此模式推进,进一步强化了园区内循环能力。目前,晋城经开区已形成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三条成熟的特色产业链。

二、区内企业深度协作,产品链条持续扩展

在金匠工业园区内,企业间深度合作日趋紧密。智绘沧穹已与核实视通初步达成6000万元触摸屏采购合同,长坤电子为区内落地企业众诚智睿、中科、祺彩、誉非凡、华派、丰鸿等提供模具加工服务。这种本地企业间的深度合作预计可使企业节约成本5%左右。企业间协作已从简单供需关系升级为技术共享、产能协同的深度合作,为企业间深度协作提供了坚实硬件基础,通过打通区内“内循环”,产业链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三、供应链优化创新,进出口贸易链条实现新突破。

在拓展本地链条的同时,晋城经开区重点推动进出口贸易链条优化。智绘沧穹已与兰花保税物流中心达成初步意向,将原来的进口贸易路径从“香港—深圳—晋城公司”变更为“香港—兰花保税—晋城公司”,这一路径优化一年可增加兰花保税业务量1亿元以上。此路径如走通,经开区现有企业可为兰花保税带来5亿元以上流水。积极推进园区公司与兰花保税成立子公司并注册到经开区,实现数据与业务双赢。

晋城经开区这片土地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锚定“建设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的战略定位,朝着更高质量的“光机电产业集群”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