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一产增加值44.9亿元,增速5.7%;一产固投增长118.4%,高于全区16个百分点;据行业调度,赤峰市意向总播、粮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实现“三增”;主要肉类产量32万吨,同比增长9.9%;农牧领域重大项目235个,开复工46个,到位资金数好于往年同期……一串串数字,是一季度赤峰市农牧领域实现“开门红”的有力印证。
年初以来,赤峰市以实施振兴乡村行动为牵引,锚定目标、多向发力,扎实开展春耕生产、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全力推进产业带建设、推动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狠抓项目资金争取、加强农牧业品牌建设、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化农村牧区综合合作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动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负春光,沃野正忙。走进松山区初头朗镇南湾子村高标准农田施工现场,挖掘机铁臂挥舞,推土机来回穿梭,正抢抓农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个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2025年松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0万亩,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0万亩。通过采取“创新模式、全程监管、分区包干”等措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耕基”,助力粮食丰产增收。这仅是一季度赤峰市农牧领域全力冲刺“开门红”的一个缩影。
目前,赤峰市春播总面积达88.6万亩,8个现代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重点事项和1项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申请纳入国家、自治区“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围绕产业带建设,共谋划农牧业项目163个;新建设施农业开工3.4万亩,改造设施农业开工3.07万亩;赤峰市已推广优质冻精47.5万剂,推广昭乌达肉羊等优质种公羊8598万只,3月末赤峰市能繁母牛205.8万头,对26个智慧牧场完成初验;建设“看禾选种”平台9个,重点打造自治区级平台1个。
此外,赤峰市还组织开展2024年度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贷款贴息申报工作;设施蔬菜产业集群获批2025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1个,巴林左旗隆昌镇、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项目2个;明确“赤峰番茄”品牌建设发展路径,加强农畜产品营销推广;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三变”改革,全面开展社会化服务……振兴乡村行动系列组合拳成为赤峰市农牧业“开门红”的强力引擎。
实干为要,奋斗以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按照振兴乡村行动部署要求,今后,赤峰市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紧盯“季季红”、“全年红”目标,全力抓好政策落地工程,每季度开展一轮调度、一轮问题通报、一轮党政领导呈报专报、一轮挂牌督办,年底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建立包联机制、驻村干部包联嘎查村机制,沉到基层开展政策宣讲指导、开门纳谏、解决问题,落实好政策“最后一公里”。建立奖励机制,积极推动更多自治区、国家级现场会在赤峰市召开,将各旗县区政策落实情况与资金项目分配挂钩,切实调动积极性,为全年农牧业经济良好运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