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办理项目立项手续时,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半天就帮我们完成了所有流程,办事效率令人惊叹!”兴安盟华远能源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斌赞不绝口。
“省外市场开拓受阻时,政府带着‘企业推荐函’为我们牵线搭桥,帮公司闯开了新市场。”兴安盟大金重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孙丽萍由衷地感慨。
“在商标布局上不知道要如何结合自身产品特点进行规划,科右前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助企专业团队上门给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兴安盟品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睿鹏连连感谢。
合作订单签约不断、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货运物流穿梭繁忙……春日的兴安大地,乍暖还寒中迸发着蓬勃生机。这股春潮的背后,是广大民营企业的不懈奋斗,更是兴安盟对企业的周全服务、精准纾困。
“民营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要以政策链激活服务链,用服务链赋能产业链,让民营企业在兴安大地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兴安盟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民营局局长尹广天说,日前,兴安盟出台了《兴安盟助企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高效服务助企行动、开展帮企找订单助企行动、开展多元融资助企行动”等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以及25项重点工作,兴安盟正以“硬核举措”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3月30日,走进科右前旗都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徐涛展示着账户中的贷款到账信息说:“兴安盟工信局搭建的银企合作平台,不仅畅通了跨盟市、跨区域融资渠道,还为我们提供了贴合需求的个性化融资方案。”
不久前,了解到科右前旗都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遇到融资难题,兴安盟工信部门主动对接,精准评估企业需求,为企业对接银行,成功申请了3000万元贷款支持,及时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我们组织开展政银企精准高效对接活动,鼓励盟内融资担保机构扩大融资担保规模,加大金融对我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及重要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适配性、精准度,同时重点向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兴安盟工信局中小企业科科长杜建华说,今年以来,兴安盟已新增跨盟贷款额度5.8亿元。
这样的金融助企故事,是兴安盟全面推动助企行动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兴安盟积极承接自治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试点工作,精准摸排全盟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融资需求,筛选出融资项目132个,融资金额152.21亿元。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对有融资需求并符合条件的企业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共走访各类经营主体1.47万户,累计投放贷款9733户、金额42.83亿元。
如果说金融支持是“及时雨”,那么法治保障则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安全阀”。3月26日,科右中旗司法局联合科右中旗工商业联合会、律师团队主动走进企业,为企业开展全面的“法律体检”,帮助企业排查潜在法律风险。“我们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活动,与企业近距离接触,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消除法律风险提供保障,及时为企业进行‘法律体检’,让企业今后发展排除隐患。”内蒙古五角枫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志伟说。
如今,这样的“法律体检”已成为科右中旗企业的标配服务。为深入落实助企行动,科右中旗整合法律资源,着力打造“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依托全旗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法律服务,让企业在法治护航下稳健前行。“有了这‘30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真方便,合同条款有疑问,或者一些矛盾纠纷,打个电话,半个小时内律师就给解决了,有效规避风险,我们企业省了不少心。”内蒙古佳路出租车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白青龙说道。
在信用修复领域实现“执法+指导+服务”一体化,也是兴安盟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实践。近日,兴安盟突泉县鸿运新型墙体建材有限公司从经营异常名录中成功“脱困”,企业工作人员周伟生对突泉县市场监管部门的服务连连称赞:“原本以为信用受损会影响公司发展,没想到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两天就解决了难题。”
目前,兴安盟50余个行政执法部门建立的“两书同达”制度,本年度已累计向企业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707份,帮助54家企业退出失信名单。
从金融支持到法治保障再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兴安盟正以政策链带动服务链,打出多部门联动的助企组合拳。兴安盟还将以助企行动为抓手,继续主动为民营企业疏通堵点,提振信心,减轻负担,增强动能,打造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成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