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为守护草原生态、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包头市以“全员联动、全域统筹、全力保障”为抓手,全面推开解决草原过牧,一体推进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实。
全员联动,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将全面解决草原过牧工作列为全市重点督查任务和林草重点工作。压实各级林长责任,抓好市政府印发的《加强全市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工作的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机制各项工作落实,统筹林草、农牧、财政、自然资源、大青山管理局及各旗县区政府等多方资源,发挥乡村基层治理和宣传引导作用,凝聚共治合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全域统筹,实施差异化治理
根据不同区域草原生态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在严重退化沙化草原和大青山、梅力更、春坤山等自然保护区实行全年禁牧,提高补贴标准,实施“围栏封育+种草改良”修复治理200多万亩,促进原生植被恢复。在2170万亩草畜平衡区实行“以草定畜+季节性休牧”,实施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广联户牧场、代养入股、智慧牧场等模式,积极引导种植高产饲草,建立草畜平衡管理台账,推动实现合理载畜,不断提高草原保护与修复水平。
全力保障,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全方位、全流程管好用好草原生态补奖资金,把补奖资金发放与落实政策挂钩,充分发挥制度的刚性约束和杠杆调节作用。建设包头市草原数字化监管平台,运用空天地一体化监管体系,完善“市-县-乡-村-员”五级网格化巡查制度,共建跨区域执法机制,共享监测巡查数据,协同打击偷牧、过牧行为,确保天然草原草畜平衡指数稳定在10%以下,禁牧休牧制度得到严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