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持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老工业城市依“新”攀“高”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包头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产业是“王牌”。近年来,包头市不断推进产业向“新”,创新攀“高”,打造产业“新”格局,抓牢产业硬“底牌”。立足发展基础和潜力,大力发展稀土、晶硅光伏等旗帜型产业,促进氟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一、传统产业的“绿色新生”

作为老工业基地,包头传统产业基础厚重、资源优势明显。新时代的钢铁产业成为包头市首个千亿级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绿色低碳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日前,包钢冶金渣公司200万吨钢渣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全线联动试车成功,项目的投产将使包钢集团钢渣年利用率突破95%,有力推动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稀土钢冷轧板材厂拥有3条镀锌生产线,其中锌铝镁镀层产品年产能可达40万吨,已开发20多个品种牌号,覆盖光伏支架的主流产品需求;绿色已成为包头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依托铝产业基础优势,包头市支持高载能企业向零碳、低碳园区转移布局,支持现有电解铝企业提质增效,承接电解铝产能转移,聚力打造千亿级铝产业集群。包头已集聚了4家电解铝企业、26家铝后加工企业,形成了高端铝工业型材、汽车轻量化配件、高纯铝、铝基新材料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目前包头市正在推进4条500千伏100%纯新能源输电通道建设,绿电将直供包铝产业园区,形成新能源自发自用低碳产业链示范模式,包头铝业产业园区清洁能源替代比例超过40%。通过打造绿电成本洼地和绿电铝发展高地,包头市将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铝产业基地。

二、前沿产业的“高端跨越”

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加强稀土等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包头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基地和全球领先的稀土应用基地”。“两个稀土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包头正着力做好“矿”变“土”、“土”变“材”、“材”变“用”这篇大文章。

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稀土产业的核心要素,包头高标准建设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了院士、长江学者等高水平专家29人、科研团队14个。

晶硅光伏产业成为包头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已聚集了40多家晶硅光伏企业,其中包括13家行业头部企业,聚合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及配套齐全的供应链,成为全国多晶硅和单晶硅产能最大的城市。2024年,全市晶硅光伏产业产值达1007.5亿元,成为传统支柱行业钢铁之外,第二个超千亿元产业。

三、新兴产业的“未来布局”

2025年,包头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陆上风电装备、氟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新能源重卡及配套、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头全力打造新能源重卡及配套产业集群,加大新能源重卡在工业企业、电煤运输和环卫清运等领域推广力度,推动老旧燃油重卡淘汰更新,开发推广新能源中轻卡等特定应用场景车型。

作为内蒙古首个以氢能装备制造为特色的专业性产业园区,包头氢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10家企业;明阳集团包头瑞源电气公司自主研发的构网型5MWH储能系统、10兆瓦变频控制系统和10兆瓦变桨控制系统,代表我国在超大型陆上风电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上取得重要成果。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性能化工新型材料产业,近年来,氟化工产业在包头市迅速发展,成为全市成长性良好的产业之一。依托白云鄂博矿的萤石资源,通过“选化一体”模式,充分回收萤石资源,为延伸下游氟化工产业链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下一步,包头将聚焦“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挖掘传统产业存量,壮大战新产业增量,做大工业总量。通过产业转移布局和产业链重塑,推动钢铝等优势特色产业 “老树发新芽”;通过完善配套和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三大旗帜型产业集群质量稳步提升、优势更加明显;通过引进龙头、落地总部,推动五大战新产业迅速扩大规模、持续完善链条。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快进,实现包头在全国百强城市中争先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