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科技局以“科技兴蒙”行动为引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创新项目组织模式、加速成果转化、搭建高能级平台等举措,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机制突破技术瓶颈,攻关成果惠及产业。针对肉羊繁育、生态治理、乳制品加工等领域“卡脖子”难题,锡林郭勒盟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近三年累计投入科技专项资金1635万元,实施6项重点攻关项目,成效显著。肉羊产业提质增效。目前已形成高繁乌珠穆沁羊、高繁苏尼特羊核心群各2群,分别达到1050只、586只。实现母畜存栏数减少、养殖成本降低,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此外,“锡杂麦”系列品种通过自治区试验,兼具高产、抗旱特性,为旱作农业提供新选择。研发柠条高效收割打捆装备,填补国产化技术装备空白,助力沙地治理与灌木资源利用;乳业升级破难题。攻克酸乳清综合利用技术,推动传统奶酪产业向高附加值转型。

“需求+成果”精准对接,科技成果加速落地。通过搭建产学研桥梁,锡林郭勒盟自2022年以来促成科技合作2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50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7.96亿元。聚焦产业举办多领域科技成果发布会,签约项目22项,吸引投资38亿元。投入科技资金35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5000万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性落地投产。退役风机叶片高值化利用项目年产值达500万元;蚯蚓处理牛粪技术形成年产2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建成后生物有机肥可实现销售收入1550万元。

高能级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人才技术双轮驱动。瞄准超硬材料、马产业等特色领域,锡林郭勒盟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到2027年培育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盟级平台2家。引智引技方面,吸引18个高校团队、5个顶尖专家团队参与,成功试产国内首款半导体用金刚石单晶片,填补国内晶圆加工配套空白;生态产业创新方面,研发沙地柠条一体化收割装备,推动灌草协同治理技术应用。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建立持续稳定的技术攻关资金投入机制,靶向寻访对接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