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包头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联动作用,努力构建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持续发力,全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市贷款余额3429.22亿元,同比增长4.5%;企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128.1亿元,同比增长11.1%。民营企业、制造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5.85%、18.6%、8.4%。
科技金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在支持企业创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市财政局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积极引导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农行包头分行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专门打造了服务科技金融的特色支行,日前,首笔1000万元“科技e贷”向一家稀土企业精准投放。
“为深度赋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农业银行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科技e贷’贷款产品,有效解决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截至目前我行已投放‘科技e贷’3430万元。”农业银行包头分行副行长亢文莉说,农行包头分行正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努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已累计发放科技金融贷款25亿余元,支持企业40余户,截至目前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115亿元。
引来“金融活水”,浇灌“科技繁花”。据市财政局协调发展科科长李本乐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创新贷款余额554.38亿元,同比增长50.34%。其中,围绕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信贷支持351.37亿元,同比增长32.5%;围绕实施晶硅光伏产业,提供信贷支持143.95亿元,同比增长34.4%;围绕实施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提供信贷支持65.23亿元,同比增长32.62%。我市还推动辖内8家金融机构成立稀土科技特色支行,累计发放贷款37.55亿元,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全力做到“精准滴灌”。
科技金融大文章出新出彩,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也“妙笔生花”。
聚力绿色金融,我市全力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已形成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多元发展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全市绿色贷款余额369.65亿元,同比增长33.70%。金融机构累计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23.16亿元,带动碳减排156.8万吨。
聚焦普惠金融,积极引导督促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信贷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力度,目前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84.77亿元,同比增长9.57%。今年以来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7%,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基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法人“首贷户”690户,发放首贷户贷款14.26亿元。
聚能养老金融,鼓励金融机构聚焦网点服务场景提升适老化服务,设立养老金融特色网点157个、社保便民网点288个,全市超96%的银行网点已推进适老化改造,共开通老年人优先办理业务窗口628个。全市实现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累计投入保费3660.56万元,为1.33万名老年人赔付2875.35万元。
聚智数字金融,市属国企正信集团创新研发数字仓单建设管理系统,填补了自治区数字科技存货质押监管空白,累计配合金融机构批复贷款2.14亿元。市财政局搭建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通过平台累计发布金融产品221项。在此基础上,依托平台创新推出了融资担保基金,为538户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累计授信20.96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因抵押不足造成的融资难问题,持续加大对我市实体经济金融支持力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明确“健全服务实体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李本乐说,下一步市财政局将会同全市金融系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导金融机构强化资源配置,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体系,全力支持我市“3+5+N”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领域服务,持续降低民营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确保金融供给水平与经济总量相适配、金融供给与产业结构相协调,切实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