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10月24日,荆州市统计局发布消息,今年前三季度,该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1%,均位居全省前列。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前三季度,荆州累计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51个,开工率94.3%;四季度预计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6个。
回想2021年,美的冰箱荆州工厂产值过百亿元,成为荆州工业发展史上首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4年过去了,到今年底,这一数字有望增至4家。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深入荆州市大企业、大项目生产建设一线,近距离感受该市奋战四季度、冲刺全年目标的火热氛围。
光伏原料巨头满产冲百亿元
走进荆州经开区,湖北银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科新材”)8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半球形的反应釜嗡嗡作响。经过一道道精密工序,亮灰色银粉如流水般被分装进特制桶中。
成品区内,一排排桶装银粉整齐列阵,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光伏银浆制造企业。这看似不起眼的粉末,却是光伏电池实现光电转化的关键材料——导电银粉。
“今年一直处于满产状态。”银科新材常务副总裁林剑峰打开一桶银粉风趣地说,“看,像不像水泥灰?”然而,这桶“水泥灰”却蕴含着极高的科技含量,其价值堪比“金沙”。它打破了国外长达20多年的技术垄断,使我国光伏核心原材料不再被“卡脖子”。
正是凭借这一硬核产品,这家2021年才成立、2022年正式投产的年轻企业,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银科速度”:产值从2022年的1.68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58亿元。
“全球每年对光伏银粉的需求约5000吨,而今年我们的年产能预计能达到1500吨左右。”林剑峰介绍,“这意味着全球每3块光伏太阳能电池片,就有1块用到我们的银粉。”
从追随者到全球规模最大的领跑者,银科新材的秘诀在于“始终快人一步”的技术创新。
当行业主流还是P型电池(以掺硼硅片为基底的光伏电池)时,他们已提前攻克了更高效的N型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银粉技术,性能甚至超越进口产品。当前,公司正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研发生产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微纳米级铜粉,打造公司增长第二极。
今年8月,银科新材入库湖北省科创新物种“驼鹿”企业,是荆州首家、全省仅有的6家“驼鹿”企业之一。“今年1月至9月,我们已实现产值84亿元,今年预计突破100亿元。”林剑峰说。
银科新材只是荆州工业经济提质增速的一个缩影。荆州市经信部门统计称,预计到今年底,美的冰箱、华鲁恒升、云图控股、银科新材等4家企业将突破或冲刺百亿产值。它们将成为推动荆州经济量级、发展层级、城市能级整体提升的强力引擎。
近700个亿元以上项目加速建设
高耸的塔吊挥舞着巨臂,满载物料的工程车往来穿梭。石首市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湖北光大管道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管道新材料项目工地一派繁忙。
“目前正在推进铸造高炉区、铸管车间、原料大棚建设,任务完成近半,主设备全部订购完毕,预计明年春节前后就能投产。”湖北光大管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指着施工蓝图介绍。
光大管道项目总投资58亿元,占地1700亩,致力于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球墨铸管生产基地。一期主要生产高端球墨铸铁管,年产能100万吨,主要用于供水、排水、供暖等工程;二期将延伸布局30万吨高端铸件,对接荆州汽车、家电产业集群。
“项目进展顺利,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王刚表示,今年3月正式动工以来,由石首市科经局、经开区等部门抽调的4名工作人员组成的项目指挥部,常驻工地为项目保驾护航。
项目需要架设一条220kV高压专线,但需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光伏设施等多重障碍,难度极大。“项目指挥部积极协调,仅用半年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王刚说,这种“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心无旁骛加快建设进度。
石首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更让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浩吉铁路离厂区仅100米,长江码头相距15公里,“铁水联运”的便利,能便捷地运输铁粉等原料及产品,让企业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放眼荆州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热火朝天。荆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荆州紧抓项目投资不放松,投资增速连续三月位居全省前列,近700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步建设,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个百亿元级项目有望年内开工
10月26日,松滋经开区的一大块空地上,机器轰鸣,尘土飞扬,数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进行场平施工。
这是松滋滨化高端盐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总投资180亿元,规划用地2300亩,将建设年产60万吨盐化工循环利用及氯气下游配套项目,并在松滋打造滨化集团湖北区域总部。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提供就业岗位约2000个,实现年税收20亿元以上。
重量级项目纷至沓来,荆州好消息不断。
9月20日,浙江恒逸集团与江陵县政府签署年产100万吨绿色循环新材料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将打造国内外首个以“布头”为原料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利用体系。
目前,恒逸集团已在江陵县建成169个废纺回收网点,通过智能回收设备、流动站点及小程序预约服务,开展常态化回收。这个新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荆州循环经济迈上新台阶。
包括松滋滨化高端盐化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恒逸100万吨绿色循环新材料项目在内,荆州目前重点推进建设的百亿重大项目达6个,总投资额超600亿元,均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其中多个项目有望在2025年内开工。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荆州工业经济再添强力引擎,推动荆州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