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台勘察设计新政“十条” 力促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7月7日,湖北省住建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促进全省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据悉,《若干措施》从增强行业数字化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升级、强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健全行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10项举措,是全国出台的首部省级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政策性文件。

湖北省勘察设计行业近年来发展成果显著,行业营收“中部第一,全国第三”。企业资质门类齐全,涵盖了全部21个工程设计细分行业。行业人才优势显著,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先后有44人获评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获评人数全国第3、中部第1。行业企业实力雄厚,全省有8家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年营收进入全国50强。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杰介绍,按照“七大战略”“七个能力”的工作要求,加快推进全省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住建厅会同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人社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数据局等七部门出台《若干措施》,提出了10项创新举措,包括打造创新协同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管理数字化升级、推进业务数字化提质、支持拓展数字化业务、加强“数字+勘察设计”专业人才供给、加强“数字+勘察设计”从业人员培训、建立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促进数字化转型交流合作、完善数字化转型配套制度等各项支持政策。

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头。为鼓励推动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我省创新性地建立了“分层分类”的转型推进机制,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特点,制定了差异化的转型路线图和支持政策。管理数字化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勘察设计企业打造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支持中小型勘察设计企业加快推进远程协作、数字化办公等应用,鼓励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互联网平台开放数字化资源和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业务数字化方面,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勘察活动,推进其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建设工程设计成果数字化交付,引导其部署和探索应用AI大模型并支持以单一市场主体承揽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数字化业务方面,引导勘察设计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产品提供智慧住区、智慧楼宇系统解决方案,支持勘察设计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发展多种数字化业务场景。武汉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秦军介绍,武汉将按照“龙头引领、梯队共进”机制,鼓励在汉勘察设计龙头企业全方位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育中小设计企业数字化设计能力,推动设计与数字技术、智能建造、文化创意等领域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跨界合作,开发融合性产品与服务,探索“设计+数字+产业”融合模式,提升设计产业整体附加值与竞争力。

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我省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省住建厅建筑市场建管处处长唐先国表示,将发挥省外服务工作站作用,指导行业协会组织省内勘察设计企业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对接推介活动,依托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行业协会等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勘察设计企业联合建筑施工等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建设,同时,组织企业参与中非创新合作与发展论坛、“走进中东”推介交流会等重大活动,提升企业海外知名度与影响力。

勘察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既懂工程设计、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若干措施》提出,我省将构建“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即:学科融合、校企融合、教职融合,支持高校开设智能建造等交叉学科专业,支持校企联合共建人才实训基地,开发覆盖BIM技术、AI应用等领域的培训课程体系,将数字化能力纳入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勘察设计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应是‘勘察设计人才+数字化人才+跨学科人才’”,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会长杨剑华表示,该协会将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行业协作平台、企业交流平台、国际化平台等“四大平台”,全方位构建数字化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数字化转型将推动我省勘察设计行业向‘生产方式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重构’转变,助力技术、标准和模式输出,扩大我省勘察设计服务的市场半径”,李晶杰说,下一步,我省将持续贯彻实施《若干措施》,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转型发展贡献湖北方案、湖北力量。